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新木姜子

新木姜子

药材名称新木姜子

拼音Xīn Mù Jiānɡ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姜子或浙江新木姜子的根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Litsea aurata Hayata]2.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var.chekiangensis(Nakai)Yang et P.H.Hu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1.金毛新木姜子乔木,高达14m。幼枝黄褐色或红褐色,有锈色短柔毛;顶芽圆锥形,鳞片外面被丝状短柔毛,边缘有锈色睫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顶呈轮生状;叶柄长7-15mm,被锈色短柔毛;叶片长圆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8-14cm,宽2.5-4cm,先端镰刀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革质,下面密被金黄色绢毛,稀具棕红色绢状毛。伞形花序3-5簇生于枝顶或节间;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破裂片4,椭圆形,长约3mm;能育雄蕊6,排成3轮,花丝基部有柔毛,第3轮基部腺体有柄,花药4室;雌花具雌蕊1枚,无毛,花柱明显,柱头盾状。果椭圆形,直径约8mm;果托浅盘状,直径3-4mm;果梗长5-7mm,先端略增粗,有稀疏柔毛。花期2-3月,果熟期9-10月。

2.浙江新木姜子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较狭窄,宽0.9-2.4cm,下面薄被棕黄色丝状毛,毛易脱落,近于无毛,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金毛新木姜子生于山坡林缘或杂木林中。

2.浙江新木姜子生于山地杂林中。

资源分布:1.金毛新木姜子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2.浙江新木姜子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及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金毛新木姜子树皮中含有木姜子碱(laurolitsine),木姜子辛(litsericine),N-甲基本姜子辛(N-methyllitsericine),右旋番荔枝碱(anonaine)和左旋斑点亚洲罂粟碱(roemerine)。

性味辛;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利水消肿。主脘腹胀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9-30g,树皮9-12g;或研末冲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生衣

    药材名称花生衣拼音Huā Shēnɡ Yī别名花生皮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皮。收集红色种皮,晒干。性味甘、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友

  • 鸡头

    《中药大辞典》:鸡头药材名称鸡头拼音Jī Tóu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头。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 大接骨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接骨丹药材名称大接骨丹拼音Dà Jiē Gǔ Dān别名水冬瓜、接骨丹、叨里木来源为山茱萸(叨里木科)鞘柄木属植物裂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毛轴铁角蕨

    药材名称毛轴铁角蕨拼音Máo Zhóu Tiě Jiǎo Jué别名细叶青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毛轴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crinicaule Hance采收和储

  • 白屈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屈菜药材名称白屈菜拼音Bái Qū Cài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来源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过江龙子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子药材名称过江龙子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 Zǐ别名木腰子(《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冬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