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楮树白皮

楮树白皮

《中药大辞典》:楮树白皮

药材名称楮树白皮

拼音Chǔ Shù Bái Pí

别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韧皮部

性味①《药性论》:"甘,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涩,气平,无毒。"

功能主治行水,止血。治水肿气满、气短咳嗽,肠风血痢,妇人血崩。

①《吴普本草》:"治喉闭痹。"

②《别录》:"逐水,利小便。"

③《药性论》:"治水肿气满。"

④《纲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

⑤《本草汇言》:"顺气利水,凉血止血。"

⑥《草木便方》:"洗瘾疹。"

⑦《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酿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点眼。

复方①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暴恶风入腹;妇人新产上圊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服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减,瘥后可常服之。(《千金方》)

②治肠风下血:秋后采楮皮阴干,为末,酒调三钱,空心服,入麝香少许。(《普济方》)

③治血痢血崩: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世医得效方》)

④治眼中翳重者:楮白皮,暴干,合作小绳子,火烧作灰,待冷,随便以灰点翳上。(《外台秘要方》)

⑤治鱼骨哽咽:楮树嫩皮捣烂为丸,水下二、三十丸。(《卫生易简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纱纸树(构树)二层皮1两,少年红(为茜草科植物剑叶耳草5钱,鱼腥草5钱,均用鲜品。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共治233例。服药10天,临床治愈41例(17.6%),显效63例(27.4%)。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楮树白皮

药材名称楮树白皮

拼音Chǔ Shù Bái Pí

别名楮树皮、楮白皮、楮皮、构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除去外皮内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Marus papyrifer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剥取树皮,除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楮树皮层含楮树黄酮醇(broussoflavonol)A、B和楮树查耳酮(broussochalcone)A、B[2]。还含三萜类,甾体与链烷烃和链烷醇类化合物。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酿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点眼。

复方①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暴恶风入腹;妇人新产上圊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服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减,瘥后可常服之。(《千金方》)②治肠风下血: 秋后采楮皮阴干,为末,酒调三钱,空心服,入麝香少许。 (《普济方》)③治血痢血崩: 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 (《世医得效方》)④治眼中翳重者: 楮白皮,暴干,合作小绳子,火烧作灰,持冷,随便以灰点翳上。(《外台秘要方》)⑤治鱼骨哽咽: 楮树嫩皮捣烂为丸,水下二、三十丸

各家论述1.《吴普本草》:治喉闭痹。

2.《别录》:逐水,利小便。

3.《药性论》:治水肿气满。

4.《纲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

5.《本草汇言》:顺气利水,凉血止血。

6.《草木便方》:洗瘾疹。

7.《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痔疮。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纱纸树(构树)二层皮1两,少年红[为茜草科植物剑叶耳草( Oldenlandia lancea(Thunb.) O.Ktze.]5钱,鱼腥草5钱,均用鲜品。水煎,每日 1剂,分3次服。共治233例,服药10天,临床治愈41例(17.6%),显效63例(27.4%)。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透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骨草药材名称透骨草拼音Tòu Gǔ Cǎo来源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 (Bunge)Baill.、凤仙花科草本植物凤仙花I

  • 漏斗瓶蕨

    药材名称漏斗瓶蕨拼音Lòu Dǒu Pínɡ Jué英文名Infundibuliform Bristle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漏斗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

  • 山牡丹

    《中药大辞典》:山牡丹药材名称山牡丹拼音Shān Mǔ Dān别名葛藤、跌打王、藤续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白花银背藤的根皮或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藤本。叶互生,全缘

  • 小白蒿

    药材名称小白蒿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 鸭脚黄连

    药材名称鸭脚黄连别名水八角、水黄连[贵州]、鸡脚莲来源毛茛科星果草属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 (Levl. et Vant.) Drumm. Et Hutch.,以根

  • 八爪金龙

    药材名称八爪金龙拼音Bā Zhǎo Jīn Lónɡ别名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DC.[A.h

  • 藏羚角

    药材名称藏羚角拼音Cánɡ Línɡ Jiǎo英文名Antelope angle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

  • 鹤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鹤顶兰药材名称鹤顶兰别名大白及[广西南宁]来源兰科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ume,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台湾、云南。性味微辛

  • 大鱼鳅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鱼鳅串药材名称大鱼鳅串拼音Dà Yú Qiū Chuàn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来源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

  • 蘘草

    药材名称蘘草拼音Xiānɡ C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叶。性味①《别录》:"味苦,寒,无毒。"②《千金翼·本草》:"味甘苦,寒,无毒。"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