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橡实

橡实

《中药大辞典》:橡实

药材名称橡实

拼音Xiànɡ Shí

别名芧栗(《庄子》),橡栗(《吕氏春秋》),梂(《尔雅》),皂斗(《吕氏春秋》高诱注),橡子(《庄子》司马彪注),杼斗(《唐本草》),橡斗子(《日华子本草》),柞子(《纲目》),栎子(《医林纂要》),麻沥果(《纲目拾遗》)。

出处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果实。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后除去壳斗,再晒至足干,贮放通风干燥处。

原形态麻栎,又名:栩、栎(《诗经》),橡(《庄子》),杼(《毛诗传》),柞树(《尔雅》郑玄注),柞栎(陆玑《诗疏》),枥(《本草拾遗》),橡栎(《本草图经》),橡子树(《救荒本草》),紫栎、橡碗树、青刚、黄麻栎、栎子树。

落叶乔木,高15~20米,直径约60厘米。树皮灰黑色,具不规则深裂;小枝暗灰褐色,无毛,具多数浅黄色皮孔;幼枝黄褐色,有绒毛;冬芽圆锥形,灰褐色,鳞片阔卵形,有毛。叶互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9~15厘米,宽2.5~3.6厘米,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锯齿,侧脉12~17对,直达齿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幼时有黄色短细毛,后脱落,仅脉腋有毛;叶柄长2~3厘米,有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成柔荑花序,通常数个集生于新枝下部叶腋,长6~12厘米,被柔毛,花被通常5裂,雄蕊4,罕较多;雌花1~3集生新枝叶腋,子房3室,花柱3;壳斗杯状,包坚果约1/2弱,鳞片狭披针形,呈覆瓦状排列,反曲,被灰白色柔毛,坚果卵球形或卵状长圆形,淡褐色。花期5月。果期次年9~10月。

本植物的根皮或树皮(橡木皮)、壳斗(橡实壳)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或山坡疏林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淀粉50.4%,脂肪油约5%。产于江苏西南部的含油量达15~20%。壳斗含鞣质19~29%。树叶含鞣质5~10%。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橡实,去粗皮一重,取橡实蒸,从巳至未出,锉作五片用之。"

性味苦涩,微温。

①《唐本草》:"味苦,微温,无毒。"

②《玉楸药解》:"味苦,气涩,平。"

归经《本草经疏》:"入手阳明、足太阴、少阴经。"

功能主治涩肠固脱。治泻痢脱肛,痔血。

①《唐本草》:"主下痢,厚肠胃,肥健人。"

②《日华子本草》:"涩肠止泻。"

③《本草经疏》:"涩精。"

④《纲目拾遗》:"治胎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外用:醋磨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痢疾初起,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湿热作痢者,不宜用。"

②《本草汇》:"病齿匿及火病人忌之。"

复方①治水谷痢,日夜百余行:橡实二两,干楮叶一两(炒炙)。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不计时候,煎乌梅汤调下。(《圣惠方》神妙橡实散)

②治小儿红白痢疾:橡实、生姜、红糖,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③治痔疮出血:橡子粉、糯米粉各一升。炒黄,滚水调作果子,饭上蒸熟食之。(《怪证奇方》)

④治下痢脱肛:橡斗子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敷。(《仁斋直指方》)

⑤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栎子一枚,以醋于青石上磨之,以涂肿上,干更涂。(《千金方》)

⑥治婴儿眙疝,小儿初生,止见啼哭,不见病形,后至一、二岁,始知是疝:用麻沥树上之鸳鸯果一对,一对可治三人,加荔枝核七枚(杵碎),平地木三钱。同煎饮。外用柏香熏洗。(《养生经验合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橡实

药材名称橡实

拼音Xiànɡ Shí

别名芧栗、橡栗、(木求)、皂斗、橡子、栎子、抒斗子、栎木子、柞子、麻枥果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1.陆玑《诗疏》:栩,今柞栎也。徐州谓栎为杼,或谓之为栩,其子为皂,或言皂斗。今京洛及河内言杼斗,或云橡斗,读栎为杼,五方通语也。

2.《唐本草》:槲、栎皆有斗,以栎为胜,所在山谷中皆有。

3.《本草图经》:栎,木高二、三丈,三、四月开黄花,八、九月结实,其实为皂斗。不拘时采其皮并实用。

4.《本草衍义》:栎,叶如栗叶,在处有,但坚而不堪充树,亦木之性也。山中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辽东栎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Quercus acutissima Carr.2.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

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后除去壳斗,再晒至足干,贮放通风干燥处。

原形态1.落叶乔木,高15-30m,树皮深灰色,或灰黑色,具不规则深裂;幼枝黄褐色绒毛;后脱落。冬芽圆锥形,灰褐色,鳞片阔卵形、有毛。叶互生,叶柄长2-3cm,有毛;叶革质,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9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具芒状锯齿,侧脉13-18对,直达齿端,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幼时有黄色短细毛,后脱落,仅脉腋有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长6-12cm,为葇荑花序,通常数个集生于新枝下部叶腋,被柔毛,花被通常5列,雄蕊4,稀较多;雌花1-3个集生于新枝叶腋,子房3室,花柱3。壳斗杯状,包围坚果的约1/2,小苞片钻形、反曲,被灰白色绒毛;坚果卵球果或卵状长圆形,直径1.5-2cm,高1.7-2.2cm,先端圆形,果脐突起,栗褐色。花期3-5月,果期翌年9-10月。

2.本种与麻栎的区别在于:叶柄长2-5mm;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圆钝,基部耳形或圆形,边缘具深波状圆齿;侧脉5-7对;壳斗浅杯状,小苞片扁平或背部凸起。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2200m的山地、丘陵与针叶林、阔叶林中。

2.生于海拔300-2500m的山坡或山顶阔叶落叶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麻栎实 坚果卵状球形至长卵形,长约2cm,直径1.5-2cm;表面淡褐色,果脐突起。种仁白色。气微,味淡、微涩。

2.辽东栎实 坚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7-1.9cm,直径1-1.3cm;果脐略突起。种仁白色。气微味淡、微涩。

化学成分麻栎种子含淀粉50.4%,脂肪油5%-20%。叶含鞣质。花粉含无羁萜酮(friedelin),β-香树脂酮(β-amyrenone),羽扇烯酮(lupen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阿拉伯聚糖,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有机酸类台枸橼酸、苹果酸及氨基酸类。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橡实,去粗皮一重,取橡实蒸,从巳至未出,锉作五片用之。

性味苦;涩;性微温

归经脾;大肠;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固脱;止血;解毒。主泄泻痢疾;便血;痔血;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乳腺炎;睾丸炎;面(黑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炒焦研末调涂。

注意痢疾初起,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1.《本草经疏》:湿热作痢者,不宜用。

2.《本草汇》:火病人忌之。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下痢,厚肠胃,肥健人。

2.《日华子本草》:涩肠止泻。

3.《本草经疏》:涩精。

4.《纲目拾遗》:治胎疝。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药材名称栗毛球拼音Lì Máo Qiú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出处

  • 省沽油根

    药材名称省沽油根拼音Shěnɡ Gū Yó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 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hylea bumalda DC.

  • 硼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硼砂药材名称硼砂拼音Pénɡ Shā别名月石来源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炮制矿砂挖出后,溶于沸水中,滤去杂质,滤液放冷后析出结晶,取出干燥。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清热,

  • 大芒萁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芒萁药材名称大芒萁别名大羽芒萁来源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性味微甘,

  •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药材名称哈蟆油拼音Hā Má Yóu英文名OVIDUCTUS RANAE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

  • 一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柱香药材名称一柱香拼音Yí Zhù Xiānɡ来源茜草科一柱香Hedyotis capituligera Hance [Oldenlandia capitul

  • 椴叶独活

    药材名称椴叶独活拼音Duàn Yè Dú Huó别名独活、前胡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椴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tillifolium Wolff采收和储藏:春末秋初时采

  • 嘉兰

    药材名称嘉兰别名舒筋散、何发来[勐海傣语]来源百合科嘉兰Gloriosa superba 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根状茎含秋水仙碱0.11%左右,N-甲酰去乙酰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

  • 紫荆果

    《中药大辞典》:紫荆果药材名称紫荆果拼音Zǐ Jīnɡ Guǒ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治咳及孕妇心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摘录《中

  • 美丽桐

    药材名称美丽桐拼音Měi Lì Tónɡ别名石牡丹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美丽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ghtia speciosissima (D. Don) Merr.[Gmel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