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甘草

水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甘草

药材名称水甘草

来源夹竹桃水甘草Amsonia sinensis Tsiang et P. T. Li,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风热,丹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甘草

药材名称水甘草

拼音Shuǐ Gān Cǎo

出处水甘草始载于《本草图经》,云:"水甘草生骛州(江西高安县)……春生苗,茎青色,叶如杨柳,多生水际,无花。七月、八月采。"并附"药州水甘草"一图,所述形态及生境,与今夹竹桃科植物水甘草较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水甘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sonia sinensisTsiang et P.T.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cm。全株无毛;茎草灰色。叶互生,膜质;叶柄长达3mm;叶片狭披针形,先端渐尖,长2.2-4.8cm,宽5-8mm。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萼片卵圆形,先端渐尖,长约2mm,基部内面具5个小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向喉部渐宽大,长达10mm,基部直径2mm,喉部直径约4mm,内面被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长圆状披针形,长达5mm;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喉部,花药长圆形,钝头;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丝状,柱头棍棒状,基部环状;每心皮有胚珠10颗,2排。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一种吲哚生物碱,水甘草碱(amasosinine)。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风热;丹毒;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保山附片

    药材名称保山附片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

  • 云南紫珠

    药材名称云南紫珠拼音Yún Nán Zǐ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研本。原形态云南紫珠,乔木,高1

  • 石枣

    药材名称石枣拼音Shí Zǎo别名石豆、岩豆(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金枣、石米(《陕西中草药》),独叶岩珠、鸭舌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石豆兰

  • 珍珠风子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子药材名称珍珠风子拼音Zhēn Zhū Fēnɡ Zǐ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珍珠风"条。功能主治为儿科伤寒发表药

  • 白苏叶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药材名称白苏叶拼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

  • 黄瓜皮

    药材名称黄瓜皮拼音Huánɡ Guā Pí别名金衣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刨下果皮,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一

  • 凉伞盖珍珠

    药材名称凉伞盖珍珠拼音Liánɡ Sǎn Gài Zhēn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罗伞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hanceana Me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

  • 三品一枝花

    药材名称三品一枝花拼音Sān Pǐn Yì Zhī Huā别名米洋森、地沙来源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植物三品一枝花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

  • 金乌贼(海螵蛸)

    药材名称金乌贼(海螵蛸)拼音Jīn Wū Zéi英文名OS SEPIAE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

  • 金线包

    药材名称金线包拼音Jīn Xiàn Bāo别名小白薇、老妈妈针线包、野辣椒、白龙须、水辣子根、蛇辣子、白藤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云南娃儿藤Tylophora yannanensis Sc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