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猫儿眼睛

猫儿眼睛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拼音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尼泊尔蓼、小猫眼、野荞子

来源蓼科猫儿眼睛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收敛固肠。主治红白痢疾,大便失常,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拼音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小猫眼,野荞子。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尼泊尔蓼全草。春、夏季采,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细弱,直立或平卧,有分枝,节处略膨大,有纵棱槽。单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近无柄,抱茎;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圆形,全缘,沿叶柄下延呈翼状或耳垂形,下面密生金黄色腺点;托叶鞘筒状,膜质,淡褐色,先端平截,基部疏生有长毛。头状花序球形,顶生或腋生,花序梗上部具腺毛;总苞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或淡红色,密集;花被通常4深裂,裂片矩圆形;雄蕊6~7;花柱2,下部合生,子房椭圆形,柱头头状。瘦果圆形,两面凸出,黑色,密生小点,无光泽,包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区土壤深厚湿润、阳光充足处的沟边及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苏、福建、云南、西藏、广东、四川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拼音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小猫眼、野荞子、野荞菜、野荞麦草、头状蓼、荞麦草、水荞麦马蓼草、山谷蓼、野荞麦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尼泊尔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nepalense Meissn.[P.Alatum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cm。自茎基部分枝,茎细弱,直立或平卧,节处略膨大,有纵棱槽。单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近无柄,抱茎;托叶鞘简状,膜质,先端偏斜;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cm,宽l-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圆形,全缘,沿叶柄下延呈翅状或耳垂状,下面密生黄色腺点。头状花序成球形,项生或腋生,花序梗上部有腺毛;总苞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或淡红色;密集;花被常4裂;雄蕊5-6;花往2,下部合生,子房椭圆形,柱头头状。瘦果扁卵圆形,两面凸出,黑褐色,密生小点,无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5-8月,果期 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区土壤深厚湿润、阳光充足的沟边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尼泊尔蓼全草含5,4′-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烷酮(5,4’-di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anone),5,6,7,4’-四甲氧基黄烷酮(5,6,7,4’-tetrmethoxyflavanone),5,6,7,2’,3’,4’,5’-七甲氧基黄烷酮(5,6,7,2’,3’,4’,5’-hep-tamethoxyflavan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1],3’,4’,6’,2”,3”,4”,5”-七甲氧基-l,3-二酮基查耳酮(3′,4′,6′,2″,3″,4″,5″-heptamethoxy-1,3-diketo chalcon),槲皮素3-O-鼠李二糖甙(quercetin-3-O-rhamnobioside),金丝桃甙(hypero-side,quercetin-3-O-galactoside),木犀草素-6-C-葡萄糖甙(luteolin-6-C-gucoside)及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2]。

性味苦;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通络。主咽喉肿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白痢疾;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熊花

    药材名称老熊花拼音Lǎo Xiónɡ Huā别名豹子眼睛花、芙蓉花、豹子眼睛果。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华苘麻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s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

  • 猕猴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猕猴桃药材名称猕猴桃拼音Mí Hóu Táo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

  • 岗柃

    药材名称岗柃别名米碎木、蚂蚁木来源山茶科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豁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咳嗽。外

  • 黑三棱

    《中药大辞典》:黑三棱药材名称黑三棱拼音Hēi Sān Lénɡ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

  • 常山

    《中国药典》:常山药材名称常山拼音Chánɡ Shān英文名RADIX DICHROAE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

  • 乌鱼蛋

    《中药大辞典》:乌鱼蛋药材名称乌鱼蛋拼音Wū Yú Dàn出处《药性考》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的缠卵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性味《药性考》

  • 沙生风毛菊

    药材名称沙生风毛菊拼音Shā Shēnɡ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renarial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沙生风毛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

  • 白狼毒

    药材名称白狼毒别名狼毒[东北]、狼毒疙瘩、黄皮狼毒、大猫眼草、猫眼根、山红萝卜根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

  • 胡麻草

    《中药大辞典》:胡麻草药材名称胡麻草拼音Hú Má Cǎo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绒毛。须根

  • 赤石脂

    《中国药典》:赤石脂药材名称赤石脂拼音Chì Shí Zhī英文名HALLOYSITUM RUBRUM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Al4(S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