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霜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雨天采收,去杂质,晒干。

性味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用于梦遗。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全体。6~7月于雨后采收,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在基质上,外表似沉积物。子器黑色,圆盘状,直径1~2毫米;子囊下层无色;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孢子1个,无色,1室,椭圆形,壁厚。

生境分部生于岩石上。

性味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敷。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石霜三钱,太白三七二钱,共研细粉,撒敷患处。

②治烫火伤:石霜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的叶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

采收和储藏:6-7月于雨后或小雨天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叶状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于基质上,外观似沉积物。子囊盘黑色,圆盘状,直径1-2mm;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内有1个孢子,孢子无色,椭 圆形,1室,壁厚。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敛疮;涩精。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刀豆壳

    药材名称刀豆壳拼音Dāo Dòu Ké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果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生境分部主产江苏、

  • 淮山

    药材名称淮山拼音Huái Shān别名山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性味平、甘、无毒。归经入肺、脾、肾、胃。功能主治健脾、厚肠胃、补肺

  • 还阳草

    药材名称还阳草拼音Hái Yánɡ Cǎo别名三匹七(《陕西草药》),姜皮矮陀陀、王蝴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黄花参(《贵州药植目录》)。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

  • 过山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过山青药材名称过山青拼音Guò Shān Qīnɡ来源亚麻科石海椒属植物石海椒Reinwardtia trigyna (Roxb.) Planch.,以嫩枝和叶入药。春夏

  • 二歧根莲花根

    药材名称二歧根莲花根拼音èr Qí Gēn Lián Huā Gēn别名土黄芩、草玉梅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素嘎去腐,提升胃温,引流黄水。又名札达拉、苏卜玛、苏卜嘎、拉苏、札苏卜玛等。《如意宝树》记

  • 绿豆粉

    《中药大辞典》:绿豆粉药材名称绿豆粉拼音Lǜ Dòu Fěn别名真粉(《日用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凉平,无毒。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药材名称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

  • 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药材名称不灰木拼音Bù Huī Mù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

  • 方蟹

    药材名称方蟹拼音Fānɡ Xiè别名中华绒螯蟹、河蟹、淡水蟹、螃蟹、真蟹、毛蟹、清水蟹、蟛蜞、小石蟹来源甲壳纲方蟹科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

  • 毛蒌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蒌药材名称毛蒌别名石南藤、石蒌、爬岩香、小毛蒟、绒毛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