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砂仁壳

砂仁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仁壳

药材名称砂仁壳

拼音Shā Rén Ké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恶。

用法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备注(1)性味、功效与砂仁相同,但温性略减,力较薄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砂仁壳

药材名称砂仁壳

拼音Shā Rén Ké

别名砂壳(《饮片新参》)。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缩砂果壳

性状①春砂壳

为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果壳,半椭圆形或半卵圆形,囊间裂开呈对合状,外表棕褐色,密具短刺状的突起,基部有果柄残痕或连有总果柄。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显明的维管束。质轻,有香气。

②缩砂壳(《简易方论》)

为植物缩砂的干燥果壳。外表黄棕色至灰棕色,密被片状突起,余与阳春砂壳同。

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功用与砂仁同,而较为平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煅研撒。

复方①治热壅上焦,咽喉疼痛:缩砂壳烧灰存性,研束,水调服之。(《证治要诀》)

②治口吻生疮:缩砂壳,煅,研,擦之。(《简易方论》)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中华水龙骨

    药材名称中华水龙骨拼音Zhōnɡ Huá Shuǐ Lónɡ Gǔ别名假水龙骨、鸡爪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中华水龙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odes pseudoamoen

  • 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草药材名称鸡爪草拼音Jī Zhuǎ Cǎo来源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 (Franch.)Ulbr.的全草。秋季采集,晒干。性味甘、

  • 贯众

    《中药大辞典》:贯众药材名称贯众拼音Guàn Zhònɡ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性

  • 大叶蒟

    药材名称大叶蒟拼音Dà Yè Jǔ别名小肠风、野胡椒、山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大叶蒟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laetispicumC.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川桐皮

    药材名称川桐皮拼音Chuān Tónɡ Pí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别名茨楸、棘揪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 椿白皮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药材名称椿白皮拼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