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禾叶风毛菊

禾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禾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禾叶风毛菊

别名线叶风毛菊、占车[藏名]

来源菊科禾叶风毛菊Saussurea graminea Dun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治肝胆发炎,胃肠炎,内脏出血。

用法用量配方用,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禾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禾叶风毛菊

拼音Hé Yè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all-grass of Grassleaf saussurea

出处始载于《中国民族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禾叶负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graminea Dunn [S.poophylla Diels ex Limp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全草,洗净,晾干水气,切段,揉搓出气味,阴干。

原形态禾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状茎分枝,颈部被褐色纤维状残叶鞘,并生出花茎和营养枝;茎上密被白色绢状绒毛。基生叶长8-15cm,宽1.5-2mm,先端渐尖,基部呈鞘状抱茎,全缘,边缘内卷,上面疏被绢状毛或脱落,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茎生叶互生,数片,较短。头状花序,直径1.5-2,单生茎顶;总苞钟状,长16-18mm,总苞片具密或疏的绢状长柔毛,外层先端折,内层紫色;管状小花,紫色,长约13mm。瘦果圆柱状,长3-4mm,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状。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200m的高山草地和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长短不等。茎圆柱形,中空,红棕色至黄褐色,直径2-4mm,有纵沟,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绒毛,有的带棕黄色鞘状残叶柄。叶绿色,条形,边比胜败背面反卷,长0.5-6cm,宽约1mm,叶背中脉明显突起,密被白色绒毛。头状花序,直径0.8-1.2cm,总苞数层,花两性,紫红色,花冠长约15mm,先端5裂,基部联合成管状。瘦果圆柱形,棕褐色,具纵棱,先端有冠毛一撮,羽毛状。气清香,味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类圆形,边缘波状。表皮细胞1列,外壁较厚,长方形、方形、切微延长,有的可见细长的非腺毛或其残基,非腺毛有的弯曲。表皮外被角质层。表皮下为厚角组织,由1-2层厚角细胞组成,较小,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数至10数列组成,类圆形,有的棱角处有厚角细胞数层。内歧层不太明显,为1列类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细胞,切向延长,有的含黄棕色物质,凯氏点有的可见。维管束外韧型,15-23个,断续排列成环,外侧有发达的中柱鞘纤维束,木化,韧皮部有筛管群和韧皮薄壁细胞。形成层不太明显,有的有1-2层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数行至10数行或不规则排列列,木化,直径13-26μm。靠近髓部有维管束鞘纤维束,髓细胞类圆形,木化,有的有壁孔。 喘有较大的髓腔。

粉末特征:浅灰绿色。①花粉粒众多,球形,直径35-52μm,萌发孔3,萌发沟3,外壁较厚,表面有小刺状突起,膜孔有的呈沟沫状突起。②瘦果冠毛多见,主轴由多细胞组成,有较多分枝,每分枝为1个单细胞毛,基部胞腔大。③茎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④花总苞片表皮可见不等式气孔,副卫细胞4-6个。⑤导管多为螺纹或梯纹,偶见网纹。花瓣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壁波状弯曲。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湿润黄疸;呕吐;泄泻;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凉血的功能。用于肝炎、胆囊炎、胃肠炎、内脏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舌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舌箭药材名称龙舌箭拼音Lónɡ Shé Jiàn别名绿花杓兰、金龙七来源兰科龙舌箭Cypripedium henryi Rolfe,以根入药。生境分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

  • 岩黄连

    《中药大辞典》:岩黄连药材名称岩黄连拼音Yán Huánɡ Lián别名岩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

  • 毛葡萄

    药材名称毛葡萄拼音Máo Pú Tɑo别名橡根藤、五角叶葡萄、飞天白鹤、茅婆驳骨、止血藤、蝴蜞艾、野葡萄来源葡萄科葡萄属植物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

  • 鼠肾

    《中药大辞典》:鼠肾药材名称鼠肾拼音Shǔ Shèn别名鼠印(《岣嵝神书》)。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雄鼠的睾丸。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功能主治

  • 子楝树根

    药材名称子楝树根拼音Zǐ Liàn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子楝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dpermum gracilen-tum (Hance) Merr.et Perr

  • 石桢楠根

    药材名称石桢楠根拼音Shí Zhēn Nán Gē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原形态四川钓樟,又名:石桢楠、兰花树。乔木,高达17米。叶纸质,线状长椭圆形,长14

  • 台湾千金藤

    药材名称台湾千金藤拼音Tái Wān Qiān Jī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Taiwan Stephania别名兰屿千金藤出处始载于《台湾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植物台湾千金藤的根茎

  • 松叶防风叶

    药材名称松叶防风叶拼音Sōnɡ Yè Fánɡ Fēnɡ Yè英文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eli yu

  • 山乌珠

    药材名称山乌珠别名构铃子、紫藤子、赤兰来源桃金娘科山乌珠Syzygium grijsii Merr. et Perry,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西。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破瘀。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