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粗梗黄堇

粗梗黄堇

药材名称粗梗黄堇

拼音Cū Gěnɡ Huánɡ Jǐn

别名粗荚黄堇、马尾黄连、土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粗梗黄堇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pachypoda (Franch.)Hand.Mazz.[C.tibetica .f.et Thoms.var.pachypoda Franch.]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粗梗黄堇 多年生草本,高5-15cm,无毛。根常扭转成马尾状,长10cm。根茎圆柱形,先端覆有黄寒暑假色鳞叶。茎1-3条,直立。叶全部基生;叶柄长2-4cm,基部成鞘;叶片轮廓长圆形,较叶柄略长,宽约1.5cm,羽状全裂, 裂片3-5对,宽卵形,再一至二回三至五出掌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形,长约5mm,宽2-4mm,先端渐尖或具短尖,并被***。总状花序顶生,着花5-10朵,近伞形排列;下部苞片匙形,叶状,短于花梗,,上部苞片披针形,长于花梗;花梗粗壮,下部者长2-4cm,上部者长约1cm;花冠橙黄色,长20-22mm,外轮上瓣具鸡冠状突起,距近直,占花瓣全长的2/3,外轮下瓣明显向前伸出;子房狭倒卵形,柱头近方形,先端2裂,基部下延。蒴果下垂,椭圆形,长约8mm,直径约3mm,花柱宿存。种子数枚,2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4600m的岩石隙缝或砂石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苞寄生

    药材名称大苞寄生拼音Dà Bāo Jì Shēnɡ别名榔榆寄生、柑寄生、野梨树寄生、油茶寄生、猪糠木寄生、柿树寄生、桐油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大苞寄生、黔桂大苞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

  • 弓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弓果藤药材名称弓果藤别名牛茶藤、牛角藤、小羊角拗来源萝藦科弓果藤Toxocarpus wightianus Hook. et Ar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祛瘀

  • 苦葛根

    《中药大辞典》:苦葛根药材名称苦葛根拼音Kǔ Gě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峨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根粗大。茎长数米,被稀疏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具

  • 野棕

    《中药大辞典》:野棕药材名称野棕拼音Yě Zōnɡ别名山棕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

  • 紫弹树叶

    药材名称紫弹树叶拼音Zǐ Dàn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biondii Pamp.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

  • 鸭舌头

    《中药大辞典》:鸭舌头药材名称鸭舌头拼音Yā Shé Tou别名瓜皮草(《种子植物名称·补编》),鸭舌草、鸭舌子(《贵阳民间药草》),水充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

  • 对叶林根

    《中药大辞典》:对叶林根药材名称对叶林根拼音Duì Yè Lí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萝蘼科植物柔毛吊灯花的根。性味性寒,味辛。功能主治杀虫。驱蛔虫:对叶林根研末

  • 水毛射

    药材名称水毛射拼音Shuǐ Máo Shè别名毛水珍珠草、毛射草、蛇尾草、牛触臭、狐狸尾、狗仔尾、水凉粉草、毛鼠尾、老鼠癀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珍珠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stem

  • 坡参

    药材名称坡参拼音Pō Shēn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别名土沙参、猪儿参、山坡参、山沙姜、贝母兰出处始载于(广西)。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

  • 林背子

    药材名称林背子拼音Lín Bèi Zǐ别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