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绿叶五味子

绿叶五味子

药材名称绿叶五味子

拼音Lǜ Yè Wǔ Wèi Zǐ

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C.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藤本。除幼叶下面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幼枝紫褐色,圆柱形,有细棱,老枝灰褐色,呈片状剥落。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4cm;叶片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稀披针形,通常最宽处在中部以下,长4-16cm,宽2.5-8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形,边缘有锯齿或波状疏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网脉两面明显。花卑性,雌雄异株,花黄色,黄绿色或带粉红色,花被6-7;雄蕊10-20,着生于倒卵形或近球形的花托上;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5-20,花柱不明显。聚合果长4-5cm,有小浆果15-20。种子1-2,肾状椭圆形,种皮具瘤点。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250-1200m的林中、山坡路旁及山沟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主风湿骨痛;胃痛;疝气痛;月经不调;荨麻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绞汁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胜红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胜红蓟药材名称胜红蓟拼音Shènɡ Hónɡ Jì别名咸虾花、白花草、白花香草、白花臭草、柠檬菊、七星菊、白毛苦、猫屎草、脓泡草、胜红药、消炎草来源菊

  • 枸橘叶

    《中药大辞典》:枸橘叶药材名称枸橘叶拼音Gōu Jú Yè别名臭橘叶(《夏子益治奇疾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枳属甙、新枳属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树

  • 苦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瓜药材名称苦瓜拼音Kǔ Guā别名癞瓜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性味瓜、根、叶:苦,凉

  • 栲栗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米锥栗、勒翠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去果壳,

  • 毛轴牙蕨

    药材名称毛轴牙蕨拼音Máo Zhóu Yá Jué英文名Pteridrys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

  • 金背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叶药材名称金背枇杷叶拼音Jīn Bèi Pí Pá Yè别名光背杜鹃、野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出处《陕西中草药》来

  • 蘡薁根

    《中药大辞典》:蘡薁根药材名称蘡薁根拼音Yīnɡ Yù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蘡薁"条。性味①《纲目》:"甘,

  • 砂生槐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生槐药材名称砂生槐拼音Shā Shēnɡ Huái别名蓟瓦[藏名]来源豆科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 (Wall.)Benth. ex Baker

  • 水马桑枝叶

    药材名称水马桑枝叶拼音Shuǐ Mǎ Sānɡ Zhī Yè别名杨栌木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半边月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gela japonica Thunb. Var. sinica

  • 鱼串草

    药材名称鱼串草别名鼠妇草来源禾本科鱼串草Eragrostis chariis (Schult.) Hitch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南、云南。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