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芙蓉菊根

芙蓉菊根

《中药大辞典》:芙蓉菊根

药材名称芙蓉菊根

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

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

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治风谩关节痛,胃脘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芙蓉菊根

药材名称芙蓉菊根

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Crossostephium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 Ex Cham. Et Schlt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芙蓉菊 半灌木,高10-40(-60)cm。茎直立,多分枝,枝、叶具密生的白色细绒毛而呈灰绿色。叶互生;叶片狭匙形或狭倒卵形,长2-3cm,宽5-8mm,先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渐狭,边缘无锯齿,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黄绿色,盘状,直径4-5mm,有梗,生枝端的叶腋,多数头状花序在枝端排成总状;总苞片2-3层,花冠先端2-3齿裂,中央的花两性,花冠先端5-短裂。瘦果有5棱角,先端有撕裂状的鳞片。花期春季。

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yl ace-tate)、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和蒲公英赛醇(Taraxerol)。

性味味辛;苦;性微湿

功能主治祛除除湿;温中止痛。主风湿痹痛;脖腹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

各家论述《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治风湿关节痛,胃脘冷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寸金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寸金黄药材名称小寸金黄拼音Xiǎo Cùn Jīn Huánɡ别名小茄来源报春花科小寸金黄Lysimachia deltoidea Wight var. ch

  • 细叶七星剑

    药材名称细叶七星剑拼音Xì Yè Qī Xīnɡ Jiàn别名野香薷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花石荠宁Mosla cavaleriei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 卷心菜

    药材名称卷心菜别名圆白菜、莲花白、包菜来源十字花科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维生素U样因子,一般认

  • 大冷水麻

    药材名称大冷水麻拼音Dà Lénɡ Shuǐ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序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elastomoides(Poir.)Wedd.[Urtica mela

  • 象皮木

    《中药大辞典》:象皮木药材名称象皮木拼音Xiànɡ Pí Mù别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

  • 树葫芦

    药材名称树葫芦来源芸香科树葫芦Citrus macroptera var. kerrii Swingl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消炎,止血,止痛,防腐生肌。主治感冒头痛,咳

  • 九节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节风药材名称九节风别名水麻来源荨麻科九节风Pilea symmeria Wedd. var. salwinensi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Bái Shù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

  • 火腿

    《中药大辞典》:火腿药材名称火腿拼音Huó Tuǐ别名熏蹄(《东田县志》),兰熏(《宦游笔记》),南腿(《本草求原》)。出处《药性考》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腿腌制而成。性味①《药性考》:&quo

  • 滇杠柳

    药材名称滇杠柳拼音Diān Gànɡ Liǔ别名柳叶过山龙、青蛇胆、飞仙藤、黑骨藤、柳叶夹、小黑牛来源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滇杠柳Periploca forrestii Schlecht.,以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