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荆芥根

荆芥根

《中药大辞典》:荆芥根

药材名称荆芥根

拼音Jīnɡ Jiè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功能主治治吐血,牙痛,瘰疬。

复方①治吐血不止:荆芥连根,洗,捣汁半盏服;干穗为末亦可。(《经验方》)

②治风热牙痛: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频含漱之。(《纲目》)

③治瘰疬溃烂:荆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扫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扫,以愈为度。(《活法机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荆芥根

药材名称荆芥根

拼音Jīnɡ Jiè Gēn

英文名Root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ultifida tenuifolia (Benth.) Briq. S.multifida (L.) Br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00cm。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基部棕紫色。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片无柄或近无柄,羽状深裂,裂片5,中部及上部叶无柄,羽状深裂,裂片3-5,长1-3.5cm,宽1.5-2.5cm,宽1.5-2.5cm,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上噗。花为轮伞花序,多轮密集于枝端,形成穗状,长3-13cm;苞片叶状,长4-17mm;小苞片线形,较小;花小,花萼漏斗状倒圆锥形,长约3mm,径约1.2mm,被灰色柔毛及黄绿色腺点,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化冠浅红紫色,二唇形,长约4mm,上唇先端2浅裂,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二强;子房4纵裂,花柱基生,柱头2裂。小坚果4,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mm,径约0.7mm,棕褐色,表面光滑。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40-50cm。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四棱形,被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1.5cm;叶羽状深裂或分裂,有时浅裂至全缘,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齿,长2-3.4cm,宽1.5-2cm,先端锐尖,基部近截形至心形,上面深绿色,微被柔毛,下面白黄色,被白色短硬毛,脉上及边缘被睫毛,有腺点。多数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穗状花序,长6-12cm;苞片叶状,深或全缘,卵形,长约1cm;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带紫色,与花等长工稍长;花萼紫色,长约5mm,有15条脉,外被稀疏短柔毛,先端5齿裂,三角形;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干后淡黄色,长约8mm,被柔毛,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花药淡紫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4,扁长圆形,腹部稍具棱,长约1.6mm,宽约0.6mm,褐色。花期7-9月,果期9月以后。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旁或山谷。海拔在540-2700m之间。多栽培,亦有野生。

2.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松林林缘、山坡草丛或湿润的草原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主吐血;崩漏;牙痛;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3-5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漱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虾

    药材名称龙虾拼音Lónɡ Xiā英文名Prawn or lobster别名大红虾、海虾、红虾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2.《北户录》:红虾出潮州、

  • 板蓝根

    《中国药典》:板蓝根药材名称板蓝根拼音Bǎn Lán Gēn英文名RADIX ISATIDIS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

  • 蚌粉

    《中药大辞典》:蚌粉药材名称蚌粉拼音Bànɡ Fěn别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纲目》),蚌壳粉(《本草述》),蚌壳灰(《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

  • 尖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槐藤药材名称尖槐藤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尖槐藤Oxystelma esculentum (L. f.) F. A. Schult.,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木瓜根

    《中药大辞典》:木瓜根药材名称木瓜根拼音Mù Guā Gē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根。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

  •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拼音Jú Huā àn Xiāo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 串珠耳叶苔

    药材名称串珠耳叶苔拼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llania tamarisci(L

  • 方解石

    《中药大辞典》:方解石药材名称方解石拼音Fānɡ Jiě Shí别名黄石(《别录》)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泥土杂石。原形态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

  • 椿树花

    药材名称椿树花拼音Chūn Shù Huā别名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

  • 金线风

    药材名称金线风别名金锁匙、银锁匙、百解藤、有毛粪箕笃、黑皮蛇来源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粉背轮环藤Cyclea hypoglauca (Schauer) Diels,以根、叶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