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蓝花扁竹

蓝花扁竹

《中药大辞典》:蓝花扁竹

药材名称蓝花扁竹

拼音Lán Huā Biǎn Zhú

别名扁竹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鸢尾科植物扁竹兰根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0~70厘米。根茎长,横走,似竹鞭,节上生多数须根,黄褐色。茎圆柱形,分节明显,粟色,光滑。叶互生;扁平,广剑形,长20~4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折合抱茎,全缘,两面无毛,有多数平行脉。总状花序,花梗基部有绿色叶状苞片;花大,浅蓝紫色,有黄色斑纹,径4~6厘米。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有三棱。熟时3瓣裂;内有黑色种子多粒。

生境分部生于沟谷、林边、湿润地,亦有栽培。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蓝花扁竹

药材名称蓝花扁竹

拼音Lán Huā Biǎn Zhú

英文名Rhizome of Confused Iris

别名扁竹根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扁竹兰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confusa Sealy,[I.wattii auct.non Baker]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扁竹兰,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竹鞭状,黄褐色,节明显,节间较长。须根多分枝,黄褐色或浅黄色。地上茎高80-120cm,扁圆柱形,节明显,有膜质叶鞘。叶互生;叶片剑形,长28-80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对褶抱茎,全缘。花多数,排成疏散总状圆锥花序,每个分枝处着生4-6枚膜质的苞片;苞片卵形,长约1.5cm,内含3-5朵花;花浅蓝色或白色,直径5-5.5cm,花被管长1-1.5cm,花被裂片6,外轮花被片椭圆形,先端微凹,边缘皱褶,有疏牙齿,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倒宽披针形,先端微凹;雄蕊3,长约2cm,花药黄白色;子房下倍,纺锤状,花柱分枝3,扁平,淡蓝色,先端2裂,边缘丝状流苏状。蒴果椭圆状,长2-3cm,表面有网状的脉纹及6条明显的肋;种子卵形,黑褐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000m的沟旁或疏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参

    药材名称紫参拼音Zǐ Shēn英文名Herba Salviae Chinesnsis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

  • 杨枸花

    药材名称杨枸花拼音Yánɡ Jǔ Huā别名毛白杨来源杨柳科杨枸花Populus tomentosa Carr.,以根、皮、花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华北、西北、华东。性味苦、甘,寒。功能主治清

  • 地枇杷

    药材名称地枇杷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细晒干备用。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小

  • 紫藤根

    《中药大辞典》:紫藤根药材名称紫藤根拼音Zǐ Ténɡ Gēn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藤"条。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浙江

  • 密花美登木

    药材名称密花美登木拼音Mì Huā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Crown-flowered Mayten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密花美登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

  • 扁青

    《中药大辞典》:扁青药材名称扁青拼音Biǎn Qīnɡ别名白青(《本经》),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原形态产于铜矿氧化带中。单斜晶系。晶

  • 辣根菜

    药材名称辣根菜拼音Là Gē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岩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hlearia officinalis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岩荠 二年生

  • 云豹骨

    药材名称云豹骨拼音Yún Bào Gǔ别名云豹、荷叶豹、龟纹豹来源食肉目猫科云豹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各省区。性味甘、辛

  • 白牛胆

    《中药大辞典》:白牛胆药材名称白牛胆拼音Bái Niú Dǎn别名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香、毛柴胡、

  • 酒糟

    《中药大辞典》:酒糟药材名称酒糟拼音Jiǔ Zāo别名甜糟(《本草拾遗》),糟(《日华子本草》),红糟(《养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