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蜀葵苗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

药材名称蜀葵苗

拼音Shǔ Kuí Miáo

出处《纲目》

来源锦葵科植物蜀葵茎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性味《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治热毒下痢,淋病,金疮。

①《千金·食治》:"除客热,利肠胃。"

②《本草拾遗》:"叶,烧为末,敷金疮;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

③《本草蒙筌》:"理恶疮,散血。"

④《纲目》:"作蔬食,滑窍治淋,润燥易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钱;煮食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医林纂要》:"天行病后忌食。"

复方①治小便出血:酒腹葵茎灰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②治小儿口疮:赤葵茎炙干为末,蜜和含。(《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蜀葵苗

药材名称蜀葵苗

拼音Shǔ Kuí Miáo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Hollyhock

别名葵茎、赤葵茎。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 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haea rosea (L.)Cav. [Alcea rosea L.;Althaea sinensis Cav.;A.rosea (L.) Cav.var.sinensis (Cav.) S.Y.Hu]

原形态蜀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枝密被刺毛。叶互生;叶柄长5-15cm,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mm,先端具3尖;叶近圆心形,直径6-16cm,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cm,宽4-6cm,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mm,果时延长至1-2.5cm,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mm,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cm,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cm,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cm,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cm,花丝纤细,长约2mm,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cm,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mm,具纵槽。花期2-8月。

生境分部本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殃各地广泛栽培。

性味甘;凉

归经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热毒下痢;淋证;无名肿毒;水炎烫伤;金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8g:或煮食,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医林纂要》:天行病后忌食。

复方①治小便出血: 酒服葵茎灰方寸,日二。(《千金方》)②治小儿口疮: 赤葵茎炙干为末,蜜和含。(《圣惠方》)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除客热、利肠胃。

2.《本草拾遗》:叶,烧为末,敷金疮;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

3.《木草蒙筌》:理恶疮,散血。

4.《纲目》:作蔬食,滑窍治淋,润燥易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夹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夹生药材名称石夹生别名石甲生、小活血、小石生来源虎耳草科石夹生Ribes davidii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湖北、云南。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

  • 竹林消

    药材名称竹林消拼音Zhú Lín Xiāo别名鸡爪参、野参须(《陕西草药》),女楂(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单茎算盘七的根。8~10月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海螵蛸

    《中国药典》:海螵蛸药材名称海螵蛸拼音Hǎi Piāo Shāo英文名ENDOCONCHA SEPIAE别名乌贼骨、墨鱼骨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

  • 苣荬菜花

    药材名称苣荬菜花拼音Jù Mǎi Cài Huā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花,夏秋季花将开放时采摘,晒干。性味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治急性黄痘型传染性肝炎。用法用量内

  • 溪荪

    药材名称溪荪拼音Xī S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

  •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药材名称海金沙根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

  • 叶象花

    《中药大辞典》:叶象花药材名称叶象花拼音Yè Xiànɡ Huā别名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一品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乌贼鱼肉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 天脚板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药材名称天脚板拼音Tiān Jiǎo Bǎ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的叶。原形态桃叶珊瑚(《汝南圃史》),又名:植楠树(《质问本草》)。常绿灌木,茎高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