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裸柱菊

裸柱菊

药材名称裸柱菊

拼音Luǒ Zhù Jú

别名九龙吐珠、七星坠地、七星菊、大龙珠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裸柱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iua anthemifolia (Juss.) R. Br. [Gymnostyes anthemifolia Jus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裸柱菊 一年生矮小草本。茎通常短于叶,丛生。茎极短,平卧。叶互生;有柄,长5-10cm;叶片二或三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全缘或3裂,被长柔毛或近无毛。头状花序,无梗,聚生于短茎上,近球关,直径6-12mm;总苞片约2层,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干膜质;花托扁平,无扦片;花异型;外围雌花数层,无花冠;中央的两性药少数。瘦果,扁平,边缘横皱纹的翅,先端冠以突破存的芒状花柱和蛛丝状毛。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原产南美洲,大洋洲赤有。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主痈疮疗肿;风毒流注;痹疬;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韩信草药材名称韩信草拼音Hán Xìn Cǎo别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

  • 变豆菜

    药材名称变豆菜拼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

  • 苦刺

    药材名称苦刺拼音Kǔ Cì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 黑龙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龙丝药材名称黑龙丝别名白马分鬃、铁线蕨、猪鬃草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黑龙丝Adiantum philippens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淡

  • 毛轴牙蕨

    药材名称毛轴牙蕨拼音Máo Zhóu Yá Jué英文名Pteridrys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

  • 密脉鹅掌柴

    药材名称密脉鹅掌柴拼音Mì Mài é Zhǎnɡ Chái别名七叶莲、五加风、木克买、五加皮、龙爪树、汉桃叶、万年青、五爪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密脉鹅掌柴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ff

  • 鹿寿草

    药材名称鹿寿草拼音Lù Shòu Cǎo别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夏末采收,取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

  • 鸭嘴花

    药材名称鸭嘴花拼音Yā Zuǐ Huā别名大驳骨、大驳骨消、牛舌兰、龙头草、大叶驳骨兰、大接骨来源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鸭嘴花Adhatoda vasica Nee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多鲜用或洗净晒

  • 干饧糟

    药材名称干饧糟拼音Gān Tánɡ Zāo别名干糖糟(《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制饴糖后所余之渣滓,经晒干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纲目》:&

  • 臭苜蓿根

    药材名称臭苜蓿根拼音Chòu Mù Xu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