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西瓜霜

西瓜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瓜霜

药材名称西瓜霜

拼音Xī Guā Shuānɡ

别名西瓜白霜

制法一法:用未成熟的西瓜皮与皮硝加工制成。一般于农历8月节后,制备较宜,因天气风凉,瓜不易烂,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皮硝放入,然后将瓜皮盖好,用绳吊在南边朝北的方向风干,待皮硝往西瓜外面渗出时,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全国中草药汇编》

二法: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中药学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及口疮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

注意虚寒患者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西瓜霜

药材名称西瓜霜

拼音Xī Guā Shuānɡ

别名西瓜硝(《本草再新》)。

出处疡医大全

来源西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

制法①选取尚未熟透的西瓜,取皮切成小块,每10斤加皮硝15斤,拌匀,装入黄沙缸内,缸底先铺一层瓜皮作垫,待拌硝的瓜皮装满后,上面再用一层瓜皮铺没,将缸盖好,置通风处。数天后,黄沙缸的外面,即有白色粉霜不断析出,将霜轻轻扫下,至霜析尽为止。扫下的白霜,拣去沙屑,即成纯净的西瓜霜。

②选重约6~7斤的西瓜一个,在瓜蒂处切开,挖去部分肉瓤,用皮硝1斤(或更多些),装满瓜内,然后将切下的瓜皮盖上,用竹签钉牢,悬挂于阴凉通风处,约10余天后,瓜皮外面即不断析出白霜,将霜陆续扫下即可。

制得的西瓜霜,宜存放石灰缸或密闭于瓷瓶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性状为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粗盐,遇热即化。以洁白、纯净、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性味咸,寒。

《本草再新》:"味辛,性平,有小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治喉风,喉痹,口疮,牙疳,久嗽咽痛。

①《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

②《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吹喉。内服:冲入汤药。

复方①治一切喉证,肿痛白腐,退炎消肿:西瓜霜五钱,西月石五钱,飞朱砂六分,僵蚕五分,冰片五分。研极细末,吹患处。阴虚白喉忌用。(《喉痧症治概要》玉钥匙)

②治白喉:西瓜霜二两,人中白一钱(煅),辰砂二钱,雄精二分,冰片一钱。共研细末,再乳无声,如非白喉,减去雄精。(《治喉捷要》瓜霜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西瓜霜

药材名称西瓜霜

拼音Xī Guā Shuānɡ

英文名Citrulli Degelatinatum

别名西瓜

出处出自《疡医大全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西瓜的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本。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rsum. Et Nakai

原形态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有明显的棱沟。卷须2歧,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长8-20cm,宽5-18cm,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为淡绿色,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雌雄同株,雄花,雌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征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状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以、渚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形,略呈卵形,黑色、红色、白色或黄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印圆,经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盐,遇热熔化。气微,味微咸。

以洁白、纯净、无泥屑、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1.选取尚未熟透的西瓜,取皮切成小块,每10斤加皮硝15斤,拌匀,装入黄沙缸内,缸底先铺一层瓜皮作垫,待拌硝的瓜皮装满后,上面再用一层瓜皮铺没,将缸盖好,置通风处。数天后,黄沙缸的外面,即有白色粉霜不断析出,将霜轻轻扫下,至霜析尽为止。扫下的白霜,拣去沙屑,即成纯净的西瓜霜。

2.选重约6-7斤的西瓜一个,在瓜蒂处切开,挖去部分肉瓤,用皮硝1斤(或更多些))装满瓜内,然后将切下的瓜皮盖上,用竹钉牢,悬挂于阴凉通风处,约10余天后,瓜皮外面即不断析出白霜,将霜陆续扫下即可。制得的西瓜霜,宜存放石灰缸或密闭于瓷瓶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喉风;喉痹;口喉;口疮;牙疳;外嗽咽产能;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入散剂;适量,吹喉。内服:0.5-1.5g,开水或汤药冲。

各家论述1.《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

2.《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蜗生

    《中药大辞典》:老蜗生药材名称老蜗生拼音Lǎo Wō Shēnɡ别名天蓝(《江苏州府志》),黑荚苜蓿、杂花苜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贵州草药》),丫雀扭、三三光(江西《草

  • 半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柱花药材名称半柱花别名出泡草、白泡草来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凉。功能主治凉血

  • 土八角

    药材名称土八角拼音Tǔ Bā Jiǎo别名土大香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红茴香或云南茴香的果实。10~11月采摘,除去果柄、枝梗,晒干。原形态①红茴香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干灰色,

  • 猪蓼子草

    《中药大辞典》:猪蓼子草药材名称猪蓼子草拼音Zhū Liǎo Zǐ Cǎo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夏、秋季抽穗时采收。原形态①节蓼,又名:大马蓼。一年生草本,高0.2~

  • 滇五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五味药材名称滇五味别名五味子[云南]、过山龙来源木兰科滇五味Schisandra rubriflora (Franch.)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蜘蛛草

    药材名称蜘蛛草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来源百合科蜘蛛草Peliosanthes macrophylla Wall. ex Baker,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平,微温。功

  • 丽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春花药材名称丽春花拼音Lì Chūn Huā别名虞美人来源罂粟科丽春花Papaver rhoeas L.,以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功能主治镇咳,镇痛,止泻。主

  • 大头橐吾

    药材名称大头橐吾别名兔打伞、猴巴掌、望江南来源菊科大头橐吾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广东。性味辛,微温。

  • 过江藤

    药材名称过江藤拼音Guò Jiānɡ Ténɡ别名苦舌草、番梨仔草、蓬莱草、大二朗箭、水黄芹来源马鞭草科过江藤属植物过江藤Phyla nodiflora (L.)Greene [L

  • 满山红油

    药材名称满山红油拼音Mǎn Shān Hónɡ Yóu英文名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