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苦梨根

野苦梨根

药材名称野苦梨根

拼音Yě Kǔ Lí Gē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秋后采。

原形态半常绿灌木。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长2.5~4.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渐尖,有小突头,基部楔形,全缘,下面密生黄白色软茸毛,叶柄长约4毫米。复伞房花序顶生于侧枝,花小,花梗密生平贴绒毛;萼5裂,密被平贴绒毛;花瓣5,广倒卵形,红紫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柱头2。梨果红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阴处。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

复方治红肿恶毒:鲜野苦梨根皮,捣烂包患处,未溃者全包,已溃者留头。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接骨木花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花药材名称接骨木花拼音Jiē Gǔ Mù Huā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4~5月采收整个花序。加热后花即脱落,除去杂质,晒干。功能主治①《国药提要》

  • 钩藤

    《中国药典》:钩藤药材名称钩藤拼音Gōu Ténɡ英文名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别名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 漏篮子

    《中药大辞典》:漏篮子药材名称漏篮子拼音Lòu Lán 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

  • 驴耳朵草

    药材名称驴耳朵草别名狗舌头、狗舌头草、驴耳朵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驴耳风毛菊Saussurea glomerata 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外用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药材名称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性

  • 空心苋

    《中药大辞典》:空心苋药材名称空心苋拼音Kōnɡ Xīn Xiàn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多鲜用。原形态空心

  • 两面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面青药材名称两面青拼音Liǎnɡ Miàn Qīnɡ别名甲满来源紫金牛科两面青M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紫金皮

    药材名称紫金皮拼音Zǐ Jīn Pí别名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药》),紫金藤(《云南中草药选》),黄藤根(《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

  • 棘针

    《中药大辞典》:棘针药材名称棘针拼音Jí Zhēn别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性味①《本经》:"味辛

  • 云南地黄连

    药材名称云南地黄连别名思茅地黄连、矮陀陀、千年矮来源楝科云南地黄连Munronia delavayi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