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驳骨草

驳骨草

《中药大辞典》:驳骨草

药材名称驳骨草

拼音Bó Gǔ Cǎo

别名小功劳(《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茜草科植物花叶九节木全株。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矮小常绿灌木,高20~30厘米。茎黄褐色,密被毛,节上有明显托叶痕,斜向上生长。单叶对生,倒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侧脉在叶缘以内网结,下面稍突起,被毛,叶脉上毛尤为明显;叶柄长1厘米左右,被毛。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浆果球形或椭圆形,如豌豆大,成熟时蓝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杂木林中阴湿处,及山坡下部。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感冒,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伤折。

①《广西药植名录》:"根:止血,止咳,治跌打。叶:消肿,驱风。"

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包敷。

复方①治菌痢,肠炎,上感,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小功劳三至五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骨折:小功劳配方外包。(《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驳骨草

药材名称驳骨草

拼音Bó Gǔ Cǎo

英文名Herb of Siam Psychotria

别名木贼节节草、豆根草、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笔头草、塔草、毛筒草、博节草、土木贼木贼草、斗眼草、锁阳草、全生草、虾公脚、马浮草、小功劳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产植物笔管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chaete debilis(Roxb.)Ching[Equisetum debile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黑褐色。茎一型,不分枝或不规则的分枝,通常高可达1m,直径2-15mm,中空,表面有脊和沟,脊6-30条,近平滑,沟中有2组分离的气孔;小枝1条,或2-3条一组,很少4-5条的,小枝也可能再分枝。叶鞘常为管状或漏斗状,紧贴,顶部常为棕色,鞘齿狭三角形,上部膜质,淡棕色,早落,留下截形基部,因而使鞘之顶端近全缘,叶鞘的脊部扁平。孢子囊穗顶生,长1-2.5cm,先端短尖或小凸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或山涧旁的卵石缝隙中或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淡绿色至黄绿色,长约50cm,有细长分枝,表面粗糙,有纵沟,节间长5-8cm,中空。叶鞘呈短筒状,紧贴于茎,鞘肋背面平坦,鞘齿膜质,先端钝头,基部平截,有一黑色细圈。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茎含烟碱(nicotine),山柰酚-3-槐糖甙(kaempferol-3-sophoroside),山柰酚-3-槐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3-sophoroside-7-glucoside),还含硅化合物。

性味苦;凉;甘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明目;清热;利湿;止血。主目赤胀痛;翳膜遮睛;淋病;黄疸型肝炎;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根:止血,止咳,治跌打。叶:消肿,驱风。

2.《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落葵花

    《中药大辞典》:落葵花药材名称落葵花拼音Luò Kuí Huā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功能主治花汁为清血解毒药。解痘毒,又治乳头破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拼音Jīn Gānɡ Cì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

  • 披散糖芥

    药材名称披散糖芥拼音Pī Sǎn Tá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ysimum diffusum Ehrh.采收和储藏:8-9月采集成熟果实,晒干,

  • 苦瓠叶

    药材名称苦瓠叶拼音Kǔ Hù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晒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入水饮,不中水

  • 金边龙舌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边龙舌兰药材名称金边龙舌兰拼音Jīn Biān Lónɡ Shé Lán别名金边兰、割舌兰、金边假菠萝、金边菠萝麻、金边百年兰来源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植

  • 艾纳香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药材名称艾纳香拼音ài Nà Xiānɡ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

  • 松打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打七药材名称松打七来源报春花科松打七Primula forrestii Balf. 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咳嗽,痰多,风湿

  • 牛角腮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腮药材名称牛角腮拼音Niú Jiǎo Sāi来源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角内部坚硬骨心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炮制

  • 荷梗

    《全国中草药汇编》:荷梗药材名称荷梗拼音Hé Gěnɡ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叶柄。与叶同时采收,剪下叶柄,晒干。性味微苦,平。归经入肝、脾

  • 铁苋

    《中药大辞典》:铁苋药材名称铁苋拼音Tiě Xiàn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王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