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鳍蓟

鳍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鳍蓟

药材名称鳍蓟

别名山白蓟、白山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

来源菊科鳍蓟Olgaea leucophylla Iljin,以地上部分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凉血,止血。主治外伤,出血,吐血,鼻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外用治疮毒痈肿。

用法用量5钱,配方用。外用鲜叶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鳍蓟

药材名称鳍蓟

拼音Qí Jì

英文名Whiteleaf Olgaea

别名白山蓟、白背、山白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火秆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火媒草的根及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gaea leucophylla Ilji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火煤草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自基部不分枝工分枝,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17cm,宽2-4cm,先端具刺尖,基部沿茎下延成茎翼宽1.5-2cm,边缘具疏齿和不等长的针刺,上面绿色,无毛,脉明显,下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绒毛。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生于枝端,直立;总苞钟状,直径约2-3cm;总苞片多层,披针形,边缘有刺状缘毛,外层绿色,质硬而外弯,内层紫红色,开展或直立,先端具微毛;花冠红色或白色,花冠外面有遥点,檐部5裂。瘦果长圆形,长1cm,苍白以,稍压扁,有隆起的纵纹和褐斑,基部着生而稍斜;冠毛多数,粗糙,浅褐色,多层,向内层渐长,基部结合。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1730m的砂地、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凉血止血。主疮痈肿毒;瘰疬;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镁品捣敷。

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痈疮肿毒、瘰疬、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腐

    药材名称麻腐拼音Má Fǔ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药镜》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能主治①

  • 麋茸

    《中药大辞典》:麋茸药材名称麋茸拼音Mí Ró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原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体长约2米,

  • 风叶藤

    药材名称风叶藤别名毛叶***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来源葡萄科风叶藤Cissus assamica (Law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淡、微涩,平。功能

  • 南天竹

    药材名称南天竹拼音Nán Tiān Zhú别名白天竹、天竹子、天竹、南天烛、山黄芩、钻石黄来源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以根、茎及果

  • 小叶野决明

    药材名称小叶野决明拼音Xiǎo Yè Yě Jué Mínɡ英文名flower of fruit of Chinese Thermopsis别名霍州油菜、野决明。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

  • 滇常山花

    药材名称滇常山花拼音Diān Chánɡ Shān Huā别名乌药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yunnanense Hu ex Hand.-

  • 白鸭肉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药材名称白鸭肉拼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

  • 蛟龙木

    药材名称蛟龙木拼音Jiāo Lónɡ Mù别名婆劈树、三不正、落地金钱、猴耳环、鸡三树、尿桶公来源豆科围涎树属植物围涎树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

  • 东风螺壳

    药材名称东风螺壳拼音Dōnɡ Fēnɡ Luó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蛾螺科动物泥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bylonia lutosa(Lamarck)2.Babylonia

  • 刺瓜

    药材名称刺瓜别名乳蚕、小刺瓜、野苦瓜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