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沙蒿根

黑沙蒿根

《中药大辞典》:黑沙蒿根

药材名称黑沙蒿根

拼音Hēi Shā Hāo Gēn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

功能主治《内蒙古中草药》:"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复方治鼻出血:鲜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断用鼻嗅之(如嗅之过久,能引起鼻腔肿胀)。休克晕倒用鲜根闻之即能苏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沙蒿根

药材名称黑沙蒿根

拼音Hēi Shā Hāo Gēn

英文名root of Ordos Wormwood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黑沙蒿半灌木,高50-100cm。主根粗而长,木质,侧根多数;根状茎粗壮,直径1-3cm,有多数营养根。茎多分枝,茎皮老时灰黑色,缝裂,当年枝外皮灰黄色,不育枝紫红色。叶黄绿色,多少肉质,无毛,干后坚硬;茎下部叶宽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3-4枚,叶柄短;中部叶长3-7cm,宽2-4cm,一回羽状全裂,裂片2-3对,狭条形,长1.5-3cm,宽约1mm;上部叶短小,3裂或不裂,裂片狭线形,无柄;苞花序多数,在茎顶和枝上排列成复总状花序,有短梗和条形苞叶;总苞片形,长3mm;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背面黄绿色;外层雌花10-14朵能育,内层两性花,5-7朵能育,内层两性花,5-7朵不育,子房退化。瘦果倒卵形,果壁上具细纵纹并并有胶质物。花、果期7-10月。

功能主治止血。主鼻衄;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适量,鲜根折断嗅气。

复方治鼻出血: 鲜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断用鼻嗅之(如嗅之过久, 能引起鼻腔肿胀)。休克晕倒用鲜根闻之即能苏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菜药材名称苦菜拼音Kǔ Cài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Thunb

  • 粃壳草

    药材名称粃壳草别名假稻、粃颖草来源禾本科粃壳草Leersia oryzoides (L.) Sw. var. japonica Hac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四川、贵州和华东、华中等地区。性味涩

  • 金果榄

    《中国药典》:金果榄药材名称金果榄拼音Jīn Guǒ Lǎn英文名RADIX TINOSPORAE别名山慈菇[广东、广西]、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九牛胆、九莲子、青牛胆、金线吊葫芦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

  • 凤尾蕉叶

    药材名称凤尾蕉叶拼音Fènɡ Wěi Jiāo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原形态苏铁,又名:番蕉(《群芳谱》),凤尾松(《花镜》),铁树(《纲目拾遗》),避火蕉

  • 冷水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 白鸡屎藤

    《中药大辞典》:白鸡屎藤药材名称白鸡屎藤拼音Bái Jī Shǐ Ténɡ别名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鸡屎藤的根或全草。全

  • 胡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辛、

  • 白千层油

    药材名称白千层油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态乔木,高达18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六方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方藤药材名称六方藤别名方茎宽筋藤、翅茎***藤来源葡萄科***藤属植物六方藤Cissus hexangularis Thorel ex Planch.,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