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龙脑香子

龙脑香子

《中药大辞典》:龙脑香子

药材名称龙脑香子

拼音Lónɡ Nǎo Xiānɡ Zǐ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种子

性味①《唐本草》:"辛。"

②《纲目》:"辛,温。"

功能主治《唐本草》:"下恶气,消食,散胀,香口。"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脑香子

药材名称龙脑香子

拼音Lónɡ Nǎo Xiānɡ Zǐ

英文名Borneolum

出处出自《唐本草》:龙脑香子,似豆蔻,皮有甲错,香代龙脑。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

原形态龙脑香树 常绿乔木,高达5m。全株无毛。树皮裂缝处带有溢出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上面亮绿色,背面灰绿色,主脉明显,侧脉网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枝腋;花两性;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开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线状;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 -2颗,具胚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雨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洋群岛。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下气;消食。主食积胀满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0.3g。

各家论述《唐本草》:下恶气,消食,散胀,香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豇豆壳

    《中药大辞典》:豇豆壳药材名称豇豆壳拼音Jiānɡ Dòu Ké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功能主治镇痛,消肿。治腰痛,乳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3~5两

  •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拼音Dú Yè Yán Zhū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

  • 海门冬

    药材名称海门冬拼音Hǎi Mén Dōnɡ英文名Toxiform Asparagus别名海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柏桉藻科植物海门冬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op

  • 马缨花

    《中药大辞典》:马缨花药材名称马缨花拼音Mǎ Yīnɡ Huā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

  • 牛胆

    《中药大辞典》:牛胆药材名称牛胆拼音Ni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 黄龙藤

    药材名称黄龙藤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别名五香藤、通气香、铁骨散、小血藤、蛇毒药、拔毒散、小红袍、岩青叶、大红袍、满山香、滑藤、紫龙、血藤、五沙藤出处黄龙藤收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说"

  • 薄荷素油

    药材名称薄荷素油拼音Bò He Sù Yóu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别名薄荷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

  • 鮹鱼

    药材名称鮹鱼拼音Shāo Yú别名烟管鱼、火筒、海灯世、灯笼鱼、火管、马鞭鱼、竹鱼来源药材基源:为烟管鱼科动物鳞烟管鱼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stularia petimba Lacepede

  • 黄锁梅

    药材名称黄锁梅拼音Huánɡ Suǒ Méi别名钻地风、黄藨、大红黄泡叶、栽秧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 obcordat

  • 水茄冬子

    药材名称水茄冬子拼音Shuǐ Qié Dō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