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丹砂膏

丹砂膏

《圣惠》卷九十: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苦参1两,白矾灰半两(细研),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半两,(艹闾)茹1两。

制法上锉细,用炼了猪脂2升,于铛中煎药,候紫色,以绵滤去滓,入丹砂等3味,以柳木篦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小儿诸疮,久不愈,作瘘孔。

用法用量涂于疮上,每日换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5两,芎?3两,大黄2两、蜀椒2两(去目,出汗),白芷2两,麝香3两,升麻2两,冶葛皮2两,麻黄5两(去节),丹参5两,巴豆2升(去皮心),桂心2两,附子12枚,皂荚2两(去皮子)。

制法上药春、夏共享,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每服如枣核大1枚。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3两,芎?3两,大黄2两,蜀椒(去目,汗)2两,麝香6两,术2两,附子12枚,干姜5分,冶葛2两,丹参6两,细辛2两,巴豆3升(去皮心)。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未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上药秋,冬共享,各为末,巴豆细切,以苦酒渍1宿,量不足须覆之;明旦以猪脂6升,铛中微火煎3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未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末2两,雄黄末2两,附子2两,天雄2两,干地黄2两,大黄2两,当归2两,秦胶2两,乌头4两,桂心4两,黄连4两,松脂4两,茵芋4两,蜀椒1斤(去目,汗),干姜2两,巴豆100枚(去皮心),蜈蚣4枚(去头足,赤者),石南草2两。

制法上(口父)咀16味,以苦酒1斗,渍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药色膏成,绞去滓,纳2石末,搅令调。

功能主治瘑疽、诸恶疮,经年不瘥。

用法用量敷,疮有口,亦可兑,此脂多治合,即随多少,苦酒不必尽1斗,以意量用之。敷当火,须以意度之。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蜀椒3升(去目,汗),丹砂2两,细辛2两,桂心2两,附子30枚,前胡(切)1升,白芷(切)1升,芎?(切)1升,白术1升,吴茱萸1升,当归1两。

制法上(口父)咀,诸药唯椒、茱萸不捣,以苦酒渍1夜,令淹,以猪脂不中水者10斤,切细,令诸药于铜器内,煎三上下,白芷黄成膏,以绵布绞去滓。

功能主治瘑疥癣,诸恶疮,风温肿不消,鼻塞不通,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齿痛,耳聋,金疮,牛领、马鞍疮,腹中有痈,瘘疾。

用法用量如患风温肿不消,服如弹丸大1枚;若鼻塞不通,以膏着鼻中;若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以绵絮裹箸头,注膏中,以敷两眦,至卧时再敷之;齿痛亦如耳聋,亦准之;金疮、牛领、马鞍疮,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痈,并瘘疾在外,即摩之,在内即服之,如弹丸大1枚,1日3次。

摘录《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2两(末),蜀椒(去目闭口,汗)2两,大黄2两,白芷2两,甘草(炙)2两,巴豆3升(去皮心),麝香2两,芎?2两,附子2枚,升麻2两,冶葛皮2两,***2两,当归2两,乌头2两,丹参1斤。

制法上切,以苦酒渍之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

功能主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末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四时常用,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换。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外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目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鬼遗》卷五

《圣惠》卷六十六: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别名丹朱膏

处方丹砂3分(细研),川大黄1两,雄黄3分(细研),苦参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3分,(艹闾)茹1两,矾石3分(细研),雌黄3分(细研)。

制法上锉细,入腊月猪脂1升2合,以慢火煎大黄等黄焦,绞去滓,下丹砂、雄黄、矾石、雌黄末,更煎,搅令匀,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冷瘘及诸瘘疮。

用法用量丹朱膏(《普济方》卷二九三)。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研)1分,猪脂3两,蜜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7粒,腻粉1分,白矾(研)1分,胡粉1分,生地黄半两(切,焙),麝香(研)1分。

制法上9味,捣研7味为末,先煎脂、蜜令化,去滓,次下诸药,更煎10余沸,以绵滤去滓,更煎待膏就,瓷盒盛。

功能主治口疮,积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如杏仁大,绵裹含,吐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研)1两,雄黄(研)1两,雌黄(研)1两,(艹闾)茹3两(末),乱发灰半两,猪脂1斤。

制法先熬猪脂令沸,下诸药末,以柳篦搅令匀。瓷盒盛。

功能主治三十年瘑疮,及小儿干瘑、湿瘑疮,坏烂。

用法用量先用盐汤洗疮,取涂摩疮上,1日3-5次。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方出《千金翼》卷二十四,名见《圣惠》卷六十五:丹砂膏

药方名称丹砂膏

处方丹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艹闾)茹3两(捣末),乱发1两(洗净),松脂1两,白蜡1两,巴豆14枚(去皮),猪膏2斤。

制法上药先煎发,令消尽,纳松脂、蜡等三上三下,去滓末;(艹闾)茹、石药等纳中更煎,一沸止。

功能主治杀虫。主一切恶疥疮,瘙痒不止。

用法用量敷之3数度,愈。

摘录方出《千金翼》卷二十四,名见《圣惠》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 川芎饮

    药方名称川芎饮处方川芎苏叶枳壳桔梗陈皮前胡半夏茯苓木香功能主治主感冒风邪,胸满头疼,咳嗽吐痰,憎寒壮热,状似伤寒,脉浮而缓。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汇补》卷一

  • 牛膝散

    药方名称牛膝散处方牛膝30克(去苗)虎胫骨60克(涂酥,炙黄)赤芍药30克琥珀30克 桂心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芎藭30克没药30克 麒麟竭30克干漆30克(捣碎,炒令烟出)防风30克(去芦头)

  • 蔓菁子膏

    药方名称蔓菁子膏处方蔓荆子(熬)1两,杏仁1两,黄连1两,胡粉1两,水银2两。制法上捣蔓菁子、杏仁为膏,以猪脂合研令水银灭。功能主治服散发,疮肿。用法用量以涂患处,日3夜1。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四,

  • 当归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黄汤处方当归(去苗)三两,黄蓍、芍药,各二两。炮制上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腰脚疼痛,不可转侧,壮热自汗,体强气短。用法用量每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宋

  • 扶阳济明汤

    药方名称扶阳济明汤处方桂心、姜炭、陈皮、槟榔、桔梗、玄参、黄芩、黄连、当归、腹皮、大黄、芒硝。功能主治发喘,痰火夹寒,面白身热,四肢逆冷,大渴不休,大便癃闭,邪热在里,宜攻之症。用法用量加柿蒂3个为引

  • 乱发散

    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二:乱发散药方名称乱发散处方滑石2两,乱发灰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忍小便,不得时起,致令脬转,经过5日,困顿欲死。用法用量取桃白皮1斤,熟捣,以水3

  • 守宫丸

    药方名称守宫丸处方守宫(七枚.炙干去足.即蝎虎也)、腻粉(半钱)、天南星(一两.酒浸三日.曝干)炮制上捣研细末,以薄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破伤风,身如角弓反张,及筋脉拘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斡

  • 赤白煎

    药方名称赤白煎处方白术5钱,茯苓2钱,车前子1钱,鸡冠花2钱(赤用赤,白用白)。功能主治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仙拈集》卷三引《碎金》,名见《经验广集》卷三

  • 荆防排毒剂

    药方名称荆防排毒剂处方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桔梗、川芎、甘草、枳实、生姜、柴胡。功能主治身体发杨梅及砂仁疮。用法用量上以水4合,煮取2合,分3次温服。摘录《霉疠新书》

  • 参胶补血汤

    药方名称参胶补血汤处方人参、阿胶、云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远志、麦冬、枣仁。功能主治产后下血过多,心血耗极,惊悸,其脉动而微。各家论述四物补血,四君补气,阳生则阴长,气盛则血充;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