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京三棱散

京三棱散

《圣惠》卷四十八: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炮,锉),桂心3分,丁香半两,益智子3分(去皮),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蓬莪术3分,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致宿食不消,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3两(微煨,锉),益智子1两(去皮),吴白术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痃癖气,每发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京三棱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七十九: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微煨,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芎?半两,牡丹半两,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半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生干地黄1两,刘寄奴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为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别名三棱

处方三棱半两(微煨,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结实,或有滞恶,停积不散,令儿日渐羸瘦,面色萎黄,春夏多发,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棱散(《普济方》卷三九二)。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分(微煨,锉),鳖甲1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大腹子1分,神曲1分(微炒),诃黎勒皮1分,蓬莪术1分,麦糵1分(炒令微黄),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黑三棱半两(锉),厚朴1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痃气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为末)10两,陈曲(微炒)1两,大麦糵(微炒)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白槟榔(锉)1两,干姜(炮去皮)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两。

制法上为散,拌匀。

功能主治和养脾胃,除积聚气。主三焦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姜黄半两,丁香1分,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肠鸣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半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癖气在胁下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入盐半字,空心食前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1分,鳖甲(醋炙,去裙襕)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陈曲(炒)1分,大腹子(锉)1分,诃黎勒皮(半生半熟)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麦糵(炒)1分,蓬莪术(煨,锉)1分,青橘皮(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症瘕,食癖。小儿痃气,急痛。

用法用量6-7岁儿每服半钱匕,空腹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炒),益智子(去壳)半两,甘草(炙)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橘红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白浊。

用法用量白汤点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

《圣惠》卷五: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炮,锉),白术1两,桂心半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芎?2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2分,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胁下气聚不散,面色萎黄,手足常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2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灵宝辟瘟丹

    药方名称灵宝辟瘟丹处方苍术1斤,降香4两,雄黄2两,朱砂1两,硫黄1两,消石1两,柏叶8两,菖蒲根4两,丹参3两,桂皮2两,藿香2两,白芷4两,桃头4两(5月5日午时收),雄狐黄2两,蕲艾4两,商陆根

  • 澄水饮

    药方名称澄水饮处方银汤瓶内硷、水萍(焙干)、葛根(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渴疾。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加味五黄锭

    药方名称加味五黄锭处方黄连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大黄(皆生用)1两,黄丹(炒)1两,薄荷5钱,羌活5钱,防风5钱,生地5钱,当归5钱,川芎5钱,赤芍5钱,皮消5钱,雄黄3钱,铜绿3钱,枯矾1钱。制

  • 栗灰散

    药方名称栗灰散处方生栗(宣州大者)7枚。制法上逐一微刮破皮,连皮烧存性,碗盖候冷,入麝香少许同研。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保元人乳汤

    药方名称保元人乳汤处方黄耆(炙)2钱,人参1钱,川芎8分,木香8分,当归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疮起胀时,气血俱虚,顶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温服。气不虚,去木香

  • 点眼蕤仁煎

    《圣济总录》卷一一三:点眼蕤仁煎药方名称点眼蕤仁煎处方蕤仁(去皮,研)1两,秦皮(去粗皮)1两,黄柏(去粗皮)1两,青竹茹(洗,切)1两,栀子仁半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热毒攻注,目眦肿结赤痛。用法用量

  • 葛根解酲汤

    药方名称葛根解酲汤处方葛根、葛花、砂仁、木香、陈皮、白茯苓、猪苓、泽泻、人参、神曲、白术、白豆蔻、青皮、川黄连。功能主治头痛属酒湿上冲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开关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开关散药方名称开关散炮制用南星捣为末,白龙脑二件,各等分研,自五月五日午时合。功能主治治急中风,目瞑牙噤,无门下药者。用法用量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以中指点末,揩齿三二十揩,在牙

  • 八味清毒膏

    药方名称八味清毒膏处方牛黄3分,贝母2钱,天花粉1钱,龙脑1分,白茯苓5分,甘草5分,牛蒡子(炒)2钱,僵蚕3钱。制法上为末,蜜调膏。功能主治三焦热毒,惊悸痰喘。用法用量噙化,金银花汤净口。摘录《诚书

  • 登仙膏

    药方名称登仙膏处方麻油1斤4两,甘草2两,芝麻4两,天门冬(酒浸,去心)3钱,麦门冬(酒浸,去心)3钱,远志(酒浸,去心)3钱,生地(酒洗)3钱,熟地(酒蒸)3钱,牛膝(去芦,酒浸)3钱,蛇床子(酒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