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侯氏黑散

侯氏黑散

金匮要略》卷上:侯氏黑散

药方名称侯氏黑散

处方菊花300克白术75克细辛23克茯苓23克牡蛎23克桔梗60克防风75克人参23克 矾石23克黄芩38克当归23克干姜23克 芎藭23克桂枝23克

制法上十四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清肝祛风,化痰通络。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次3~9克,用酒调服,日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侯氏黑散

药方名称侯氏黑散

处方菊花40分,白术10分,细辛3分,茯苓3分,牡蛎3分,桔梗8分,防风10分,人参3分,矾石3分,黄芩5分,当归3分,干姜3分,芎?3分,桂枝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驱风除热,通经活络。主大风四肢烦重,风癫,中风瘫痪。

用法用量《外台》有“钟乳”。

注意忌一切鱼、肉、大蒜;忌桃、李、雀肉、胡荽青鱼,鲜酢物;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阴、足厥阴药也。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以为君;防风细辛以祛风;当归川芎以养血;人参白术以补气;黄芩以清肺热,桔梗以和膈气,茯苓通心气而行脾湿,姜、桂助阳分而达四肢,牡蛎白矾酸敛涩收,又能化顽痰,加酒服者,以行药势也。

2.《张氏医通》:方中用菊花四十分为君,以解心下之蕴热;防、桂、辛、桔以升发腠理;参、苓、白术以实脾杜风;芎、归以润燥熄火;牡蛎、矾石,以固涩肠胃,使参术之性留积不散,助其久功;干姜黄芩,一寒一热,寒为风之响导,热为火之反间。用温酒服者,令药性走表以开其痹也。郭雍曰:黑散本为涤除风热,方中反用牡蛎、矾石止涩之味,且令冷食,使药积腹中,然后热食,则风热痰垢与药渐而下之也。

3.《医方论》:此方刘宗厚与喻嘉言俱谓其风药太多,不能养血益筋骨;汪(讠刄)庵谓用此方者,取效甚多。各执一见。予谓方中四物咸备,不可谓无血药也。若中风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细辛二味,必须减去。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和阳汤

    药方名称和阳汤处方石膏5钱,葛根2钱,白芍2钱,人参3钱,麻黄3分,柴胡1钱,甘草1钱,天花粉5分。功能主治冬月伤寒,6-7日后,太阳、阳明、少阳合病,头疼目痛,寒热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

  • 海蛤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海蛤汤药方名称海蛤汤处方海蛤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木通1两,滑石1两,桑白皮1两,葵菜子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水气,肢体肿满,元气发动,遍身壮热,小便不通。用法

  • 救舌汤

    药方名称救舌汤处方鲜生地4钱,赤芍钱半,牡丹皮1钱,***1钱,连翘1钱,麦冬1钱,黑山栀1钱,木通1钱,川连6分,生甘草8分。功能主治舌上生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大便闭实,加大黄。摘录《外科医镜》

  • 大防风丸

    药方名称大防风丸处方防风(去芦头)2两半,山药2两半,甘草(炙)2两半,川芎1两半,蔓荆子1两半,香白芷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藁本(去土)1两半,天麻(去苗)1两,肉桂(去粗皮)1两,白附子(

  • 黄连洗汤

    药方名称黄连洗汤处方黄连3两,秦皮2两,蕤仁半两。功能主治眼漠漠。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煮取1升半,绞去滓,适寒温以洗目,日4-5度;又加升麻2两,加水煎之。注意忌猪肉。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

  • 敛带丸

    药方名称敛带丸处方当归、川芎、茯苓、白术、香附(醋炒)、山药、臭椿根皮、杜仲(姜汁,酒炒)、牡蛎(火煅,醋淬)、鹿角霜(另研)、破故纸(酒炒)、白芍(酒炒)、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乌梅肉蒸捣和入,加

  • 鸡鸣遇仙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鸡鸣遇仙丹药方名称鸡鸣遇仙丹处方黑丑1斤,槟榔1斤,莪术1斤,三棱1斤,茵陈1斤,白丑1斤,干姜8两。制法用牙皂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杀虫,攻癖,降痰。主虫积。用法

  • 金化散

    药方名称金化散处方川大黄(湿纸裹,煨)、干葛、甘草(炙)、川甜消(别研细)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痰利膈。主小儿惊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金花散”。摘录《博济》卷四

  • 柴胡加大黄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大黄汤别名柴胡饮子处方柴胡1两,黄芩1钱,人参1钱,半夏1钱,甘草1钱,生姜3钱半,大黄(量虚实加之)。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痰热。用法用量柴胡饮子(《伤寒大白》卷二)。摘录《袖

  • 加味参术苓桂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术苓桂汤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麦冬5钱,山药5钱,白术1两,破故纸1钱,苏子1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胃气上逆,咳逆倚息短气,其形如肿,吐痰不已,胸膈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