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元胡止痛片

元胡止痛片

药方名称元胡止痛片

处方延胡索(醋制)445g白芷223g

炮制上二味,取白芷166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白芷延胡索粉碎成粗粉,用三倍量的60%乙醇浸泡24小时,加热回流3小时,收集提取液,再加二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二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白雪糕

    《鲁府禁方》卷二:白雪糕药方名称白雪糕处方干山药2两,人参2两,茯苓2两,莲肉2两,芡实2两,神曲(炒)1两,麦芽(炒)1两,大米半斤,糯米半斤,白沙糖1斤。功能主治臌胀。用法用量上为末,蒸糕。当饭食

  • 加味救肺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救肺散药方名称加味救肺散处方麦冬(去心)人参黄耆(炙)郁金五味子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川贝母(去心,研)甘草(炙)马兜铃功能主治治小儿劳伤,无热,咳嗽痰中带血。用法用量水

  • 白雄鸡羹

    药方名称白雄鸡羹处方白雄鸡1只(治如食法)。功能主治风邪癫痫,不欲睡卧,自能骄居,妄行不休,言语无度。用法用量水煮令烂熟,漉出,劈肉,于汁中入葱、姜、五味作羹。空心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椒附酒

    药方名称椒附酒别名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1两,附子(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当归1两,牛膝(去苗)1两,细辛(去苗叶)1两,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杜仲(去粗皮)

  • 表里双解汤

    药方名称表里双解汤处方薄荷6g,荆芥3g,桑皮9g,银花18g,酒黄芩12g,石膏12g,酒大黄6g,赤芍9g,牡丹皮6g。功能主治内清外解。主风热并重,白睛红赤肿胀,高出风轮,胞肿如桃,痛痒间作者。

  • 小儿化毒散

    药方名称小儿化毒散处方牛黄8g珍珠16g雄黄40g大黄80g黄连40g甘草30g天花粉80g川贝母40g赤芍80g乳香(制)40g没药(制)40g冰片10g性状本品为杏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味苦,有清凉

  • 车前利湿汤

    药方名称车前利湿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白茯苓、苡仁、当归、白扁豆(炒)、车前子、神曲、怀牛膝。功能主治中湿,肾囊小便发肿生疮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辛梗汤

    药方名称辛梗汤处方人参干葛各90克白术茯苓甘草(炙)净细辛桔梗(炒)各60克柴胡升麻各2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头痛,壮热,鼻涕,咳嗽有痰。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薄

  • 黄耆束气汤

    药方名称黄耆束气汤处方黄耆1钱2分,白芍1钱,人参7分,破故纸7分,升麻5分,益志仁5分,五味3分,薄桂2分。功能主治气虚遗溺。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卷六引《儿科方要》

  •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药方名称荆三棱散处方荆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普济方》卷一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