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冲和汤

加减冲和汤

医学启源》卷中:加减冲和汤

药方名称加减冲和汤

处方柴胡5分,升麻3分,黄耆5分,半夏2分,黄芩2分半,陈皮2分半,人参2分半,芍药2分半,甘草2分半,当归3分,黄柏(酒浸)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宣外阳,补脾胃,泻风木,实表里,养荣卫。主风邪中府之病。

用法用量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

如有自汗多者,加黄耆半钱;嗽者,加五味子20粒。

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伤寒全生集》卷二:加减冲和汤

药方名称加减冲和汤

处方羌活冲和汤去苍术,加白术

功能主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疼骨节烦疼,脉厚紧,表证有汗者。

用法用量汗甚不止,加黄耆桂枝、芍药;热多,加柴胡,去细辛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伤寒大白》卷一:加减冲和汤

药方名称加减冲和汤

处方防风羌活黄芩石膏、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反恶风者。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猜你喜欢

  •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药方名称芦吸散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制法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

  • 理脾阴煎

    药方名称理脾阴煎处方南沙参6克白术6克(土炒)茯苓3克山药4.5克 白扁豆6克(炒)陈皮3克甘草1.5克茵陈0.6克栀子1.5克白芍3克(炒)苡仁9克谷芽9克(炒)功能主治治阳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黑豆汤

    《叶氏女科》卷二:黑豆汤药方名称黑豆汤处方黑豆3合,淡竹叶20片(洗),甘草3钱。功能主治妊娠不慎饮食,误食毒物、毒药而胎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圣济总录》卷八十四:黑豆汤药方名称

  • 白凤饮

    药方名称白凤饮处方乌嘴白鸭1只(取头颈骨连喉管嗓嗉,不刺破,不落水),玄参4钱,生地黄5钱,蜗牛2个,地龙2条,古文钱4枚,白盐梅3个,枇杷叶3钱(绢包)。制法用新取急流河水3大碗,扬365遍,炊以芦

  • 加味泻黄散

    药方名称加味泻黄散处方防风3克葛根6克石膏12克石斛9克 山栀4.5克茯苓9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泻脾火,生津液。治脾有伏火,舌燥唇干,烦渴易饥,热在肌肉。用法用量荷叶1角,粳米1撮,煎汤代水。摘录《

  • 八骨散

    药方名称八骨散处方虎骨(酥炙)、牛骨(醋炙)、龙骨(碎研)、鸡骨(炙)、狗骨(炙)、兔骨(炙)、猪骨(炙)、羊骨(炙)、枫香脂(研)、自然铜(火烧醋淬2-7遍)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筋骨损折。用法

  • 莲肉汤

    药方名称莲肉汤处方莲心(去心)半斤,猪肉(去油皮)1斤。功能主治小儿痘后或吐蛔,或利下蛔者。用法用量共水煮熟,下砂仁、伏酱,朝夕与啖,其胃气接养,虫自安居不出矣。切不宜投以使君子、槟榔之物,痘中一投,

  • 鸡鸣遇仙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鸡鸣遇仙丹药方名称鸡鸣遇仙丹处方黑丑1斤,槟榔1斤,莪术1斤,三棱1斤,茵陈1斤,白丑1斤,干姜8两。制法用牙皂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杀虫,攻癖,降痰。主虫积。用法

  • 芍药甘草附子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附子汤处方芍药甘草(炙)各9克附子3克(炮,去皮,破八片)功能主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摘录《伤寒论》

  • 丁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温胃丸处方丁香2钱,天南星1分(浆水煮透软,切作片子,焙令干),半夏1分(浆水煮令软,切作片子,焙令干),水银1分,黑铅半分(与水银结成砂子),白豆蔻(去皮)1分。制法上为末,用黄蜡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