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地黄丸

加减地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熟地山药山萸肉 丹皮五味子百药煎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上消,阴亏津伤,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夜间更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验方新编》卷六: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熟地18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鱼鳔胶(蛤粉炒成球)120克,芡实60克,丹皮60克,茯苓60克,莲须30克,生龙骨(研,水飞净)9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填精,清火固涩。主肾精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早晚2次,白开水送下。

摘录验方新编》卷六

原机启微》卷下: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熟地黄半斤,牛膝3两,当归3两,枳壳2两,杏仁1两,羌活1两,防风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为物伤。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淡盐汤亦可。

各家论述地黄补肾水真阴为君,夫肾水不足者,相火必盛,故生熟地黄退相火也;牛膝逐败血,当归益新血为臣;麸炒枳壳和胃气,谓胃为多血生血之所,是补其原;杏仁润燥,谓血少生燥为佐;羌活防风,俱升发清利,大除风邪。为七情五贼饥饱劳役之病睛痛者,与当归养荣汤兼服,伤寒愈后之病,及血少血虚血亡之病,俱宜服也。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审视瑶函》卷六: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生地(干者)1斤,熟地(干者)1斤,石斛(去苗)4两,防风(去芦)4两,枳壳(炒)4两,牛膝(酒洗)4两,杏仁(泡,去皮尖,麸炒黄,入瓦器研去油)4两。

制法上为细末,除杏霜另入,勿犯铁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驱风明目。主男妇肝藏积热,肝虚目暗,膜入水轮,漏睛眵泪,眼见黑花,视物不明,混睛冷泪,翳膜遮障;及肾藏虚惫,肝受虚热;及远年近日,暴热赤眼,风毒气眼;兼治干湿脚气,消中消渴,及诸风气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豆淋酒送下;或饭饮及青盐汤亦可。

注意忌一切动风毒等物。

摘录审视瑶函》卷六

外科大成》卷四: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熟地4两,山药2两,山萸2两,茯苓2两,丹皮2两,五加皮2两,杜仲2两,牛膝2两,金银花2两,远志2两,猪肾4个,紫河车1具。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培元气。主***风将愈。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嵩崖尊生》卷十一: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熟地8两,山萸4两,山药4两,茯苓3两,丹皮3两,百药煎3两,五味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消渴症,夜间为甚。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一

《活人方》卷一:加减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

处方生地2两,熟地2两,茯苓2两,山药2两,天冬2两,麦冬2两,牛膝2两,枸杞(小茴、川椒、盐酒、芝麻四制),人参4两,萸肉4两,当归1两,何首乌1两,丹皮5钱,泽泻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阴壮水,培土生金,养血润燥。主虚劳,骨蒸内热。

用法用量早空心吞服4-5钱,白滚汤送下。

摘录《活人方》卷一

猜你喜欢

  • 蔓菁子汤

    药方名称蔓菁子汤处方蔓菁子1升,茯苓3两,蓼蓝子3两,人参3两,荠苨3两,甘草(炙)3两,黄芩3两,白术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噤,气上欲绝。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蔓菁子取2升,去滓,纳余药煮,分服;

  • 万应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万应膏药方名称万应膏处方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及象皮官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 定粉大黄各15克制法上十九味,除定粉外,用净香油2.5千克,将药浸入油内,春

  • 巴石丸

    药方名称巴石丸处方白矾(飞令霜白,谓之巴石)。制法上为细末,以熟猪肝(牛肝尤佳)为丸。功能主治气痢。用法用量空心米饮送下。如食素人以蒸饼为丸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肘后方》

  • 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药方名称化气汤处方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

  • 丁香安胃丸

    药方名称丁香安胃丸处方肉桂半两,丁皮1两,藿香(去土)1两,滑石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胃虚,气逆呕吐,泄泻,烦渴欲饮,精神昏困。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汤化下,不

  • 通圣消毒散

    药方名称通圣消毒散处方防风荆芥连翘赤芍药当归须黄芩麻黄栀子青木香黄连黄柏石膏滑石大黄朴消牛蒡子川芎桔梗元参 蓝叶甘草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泻火通便。治时毒肿痛,表里俱实者。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大便

  • 加味凉膈散

    《痘科类编释意》卷四:加味凉膈散药方名称加味凉膈散处方连翘5分,片芩5分,山栀仁(炒)5分,枳实(炒)5分,前胡5分,大黄(酒炒)1钱,薄荷2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用法用量水1钟,煎5分,

  • 常山草果饮

    药方名称常山草果饮处方常山、草果、半夏、陈皮、厚朴、熟苍术、甘草。功能主治食痰之疟。用法用量饱闷作痛,加炒莱菔子;腹痛,加枳壳。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柴胡羚角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羚角汤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处方鳖血柴胡6克 归尾6克 杜红花3克碧玉散9克(包煎)羚角片9克(先煎)桃仁9粒 小青皮4.5克 炒川甲3克 吉林人参3克 醋炒生锦纹9克功能主治和解

  • 葛粉拔刀

    药方名称葛粉拔刀处方葛粉4两,荆芥半两,葱白1握(切),生姜半两(切),川椒50枚(去目及闭口者),香豉1合,盐花半两,半筒骨髓1两。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昏愦。用法用量上以水5大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