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姜附汤

加味姜附汤

普济方》卷三十六:加味姜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姜附汤

处方附子1个(1两以上者,匀炮分4破;生姜1斤,取自然汁于铫内慢煮附子至干,去脐,焙),丁香5钱,胡椒5钱,木香2钱,毕澄茄2钱,沉香3钱,甘草(炙)3钱,干饴糟半斤(生姜5两同捣烂,做饼子,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反胃呕吐,全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用烧盐少许,米汤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

《得效》卷四:加味姜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姜附汤

处方附子(炮)1两,干姜1两,人参1两,甘草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吐泻过多,手足逆冷,气少不语,六脉沉伏。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煎至1盏,空心服。

腹痛,加官桂;小便不利,加茯芩。每料各5钱。

摘录《得效》卷四

猜你喜欢

  • 固肠断下丸

    药方名称固肠断下丸处方肉豆蔻1两,白术(炒)1两,诃子(煨)1两,白龙骨(煨)1两,当归身1两,干姜(煨)5钱,粟壳5钱,木香(煨)3钱。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寒久泻滑泄。用法用

  • 和中顺气丸

    药方名称和中顺气丸处方山楂6两,陈皮3两,茯苓3两,半夏2两,神曲2两,卜子1两5钱,连翘1两5钱,麦芽粉1两5钱。制法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脾胃素亏,饮食不节,肥浓太过,坚硬难消,以致胸膈胀痛。嗳腐吞

  • 零陵香油

    药方名称零陵香油处方零陵香半两,乌麻油1两,茅香半两,莲子草1两,细辛半两,藁本半两,芎?半两,白芷半两,生铧铁5两(捣碎),诃黎勒皮1两,没石子1两,酸石榴皮1两,牛膝1两(去苗),白檀香1两,沉香

  • 橘苏散

    药方名称橘苏散别名杏苏汤、橘苏汤、橘苏饮处方橘红1两,紫苏叶1两,杏仁(去皮)2两,桑白皮(炙)2两,半夏(洗7次)2两,贝母(去心)2两,白术2两,五味子2两,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伤寒咳嗽,身热

  • 宜风散

    药方名称宜风散处方巴豆(去油)大黄(炮)朴消枳壳陈皮(去瓤)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痔疮。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如服药后大便结涩,二至三日后再服。摘录《急救

  • 三仁丸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三仁丸药方名称三仁丸处方柏于仁30克松子仁60克 麻子仁90克制法上药研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津液不足,大便秘滞。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米饮送下。摘录《脚气治法总要

  • 滋心阴口服液

    药方名称滋心阴口服液处方麦冬、赤芍、北沙参、三七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四味,麦冬、北沙参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

  • 洗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肝散药方名称洗肝散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风毒上攻,暴作

  • 加减丽泽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丽泽通气汤处方辛夷、羌活、独活、升麻、防风、麻黄、葛根、炙草、木通、苍耳子、荆芥、细辛、川芎。功能主治外感风寒,鼻不闻香臭,涕出不通。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橄榄饮

    药方名称橄榄饮处方橄榄。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倒靥。用法用量从中截断,取汁少许,口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