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竹沥汤

加味竹沥汤

《医醇剩义》卷一:加味竹沥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沥汤

处方麦冬2钱,石斛3钱,羚羊角1钱5分,橘红1钱,胆星5分,僵蚕1钱5分(炒),天麻8分,淡竹沥半杯,姜汁1滴(同冲服)。

功能主治中风,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灵窍,昏不知人,证属中腑者。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广嗣纪要》卷九:加味竹沥汤

药方名称加味竹沥汤

处方竹沥1合,黄芩1钱,麦冬1钱,知母1钱,白茯苓1钱半。

功能主治子烦。妊娠3-4月,因心包、三焦二经气逆,致烦闷不安,口干舌燥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加炒黄柏3分,煎1盏,入竹沥再煎1-2沸服。

摘录广嗣纪要》卷九

猜你喜欢

  • 和血导瘀汤

    药方名称和血导瘀汤处方泽兰1钱5分,牡丹皮1钱,当归尾1钱,陈皮1钱,钩藤钩1钱,怀生地1钱,桃仁7粒(研),紫厚朴7分(姜制),炙甘草3分,红花5分。功能主治伤寒蓄血。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甚

  • 加减漏芦汤

    药方名称加减漏芦汤处方漏芦30克,刘寄奴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双花30克,连翘30克,柴胡13克,海藻15克,元参12克,香附12克,大贝12克,皂刺10克。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软坚散结,疏肝

  •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处方白头翁3钱,茯苓3钱,黄连1钱,黄柏1钱,秦皮1钱,甘草1钱,桂枝1钱,阿胶2钱。功能主治疹后频频泄利脓血。用法用量流水煎,温服。摘录《医学金针》卷八

  • 柴胡泻肝汤

    《麻症集成》卷四:柴胡泻肝汤药方名称柴胡泻肝汤处方柴胡、川芎、赤芍、胆草、决明、归尾、密蒙、荆芥、尖生、蝉退、甘草。功能主治麻症,毒壅上焦,邪毒入肝,目赤。摘录《麻症集成》卷四《便览》卷一:柴胡泻肝汤

  • 茵陈蒿大黄汤

    药方名称茵陈蒿大黄汤处方茵陈蒿、山栀仁、柴胡、黄檗(蜜炙)、龙胆草,各半两。黄芩(去黑心)、升麻、大黄(炒),各一两。功能主治治伤寒发黄,面目悉黄,小便赤,宜服。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

  • 保元回浆散

    药方名称保元回浆散处方人参、当归、甘草、黄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凉体静,浆不满足,脓囊渐阔,收靥不齐。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

  • 和肝汤

    药方名称和肝汤处方柴胡栀子丹皮苍术天花粉各6克白芍15克茯苓生地各9克甘草3克陈皮1.5克川芎3克功能主治治火郁于上、中二焦,上身疼痛,腰以下不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大补阴丸

    《中国药典》:大补阴丸药方名称大补阴丸处方熟地黄120g知母(盐炒)80g黄柏(盐炒)80g龟甲(制)120g 猪脊髓160g性状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带涩。炮制以上五味,熟地黄、黄柏、龟甲、

  • 黄耆十四味丸

    药方名称黄耆十四味丸处方黄耆5两,黄连5两,土瓜根5两,苦参3两,玄参6两,栝楼4两,地骨皮4两,龙骨4两,菝葜4两,鹿茸(炙)4两,牡蛎3两(熬),人参3两,桑螵蛸(炙)3两,五味子1升。制法上为末

  • 华佗救脱阳方

    药方名称华佗救脱阳方处方葱白1握,附子1个(重1两,切8片),白术5钱,干姜5钱,木香2钱。功能主治寒中三阳,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挛急疼痛,似乎中风及厥逆,唇青囊缩,无脉或卒倒,尸厥脱阳等证。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