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夏橘皮汤

半夏橘皮汤

《医寄伏阴论》卷上:半夏橘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橘皮汤

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

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

用法用量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

各家论述方中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胃气;干姜茯苓温胃散水;半夏橘皮涤痰降气,故水虚相搏,痰饮塞胃,皆能已之。

摘录《医寄伏阴论》卷上

《准绳·伤寒》卷二:半夏橘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橘皮汤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黄芩半夏厚朴藿香叶、葛根橘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1碗,煎7分,去滓,加生姜自然汁少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伤寒》卷二

《直格》卷下:半夏橘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橘皮汤

处方半夏(炮如法)1两,陈皮(汤浸洗去瓤)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茯苓1两,黄芩(去其腐心)1两,葛根半两,厚朴(去皮)1分。

制法上锉,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杂病,呕哕,风眩,痰逆咳喘,头痛,并风热反胃吐食诸证。

用法用量用水3盏,生姜1分(切),煎至1盏半,绞取汁,分作4份,食后温服。

摘录《直格》卷下

圣济总录》卷四十:半夏橘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橘皮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高良姜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下痞满,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去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半夏橘皮汤

药方名称半夏橘皮汤

处方半夏(汤洗10遍,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别研)1两,麻黄(去根节)1两1分,赤茯芩(去黑皮)1两1分,柴胡(去苗)1两1分,生姜(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 十味导赤汤

    药方名称十味导赤汤处方生地 山桅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生)猪苓功能主治治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 筋骨散

    药方名称筋骨散处方生地黄2两,赤芍2两,当归2两,石南藤2两,杜白芷3两,骨碎补(炒,去毛)3两,五灵脂1两,肉桂1两,山桂皮1两,荆芥穗1两,桔梗4两,川乌(炮)半两,草乌(制)半两,雄黑豆(煮,去

  • 沉香三味散

    药方名称沉香三味散别名沉香三和汤处方槟榔(面裹煨,去面)7钱半,甘草(微炒)7钱半,木香(不见火)7钱半,陈皮(去白)7钱半,芎?7钱半,白术7钱半,大腹皮(炙黄)1两,羌活(去芦)1两,紫苏叶1两,

  • 大疟丹

    药方名称大疟丹处方胡椒、荜茇、生半夏、丁香、细辛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塞鼻;或掺药于膏药中,贴大椎穴。摘录《青囊秘传》

  • 达原解毒汤

    言庚孚方:达原解毒汤药方名称达原解毒汤处方鲜生地15克,京玄参12克,麦门冬10克,浙贝母10克,香白芷10克,花槟榔10克,粉丹皮10克,连翘壳10克,金银花10克,土牛膝30克,山豆根10克,牛蒡

  • 加减清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汤处方小柴胡汤合养胃汤加生姜、桃柳枝、地骨皮。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加红枣,水煎服。若寒多热少多用养胃汤,热多寒少多用柴胡汤,寒热均者剔平。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 赤荆散

    药方名称赤荆散处方赤土、荆芥。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牙宣。用法用量揩齿上,以荆芥汤漱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二苓二术汤

    药方名称二苓二术汤处方白术2钱,苍术1钱,白茯苓3钱,赤茯苓3钱,陈皮1钱,天仙藤2钱,通草1钱,草豆蔻1钱。功能主治湿证。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湿邪上受,而为外湿者,加羌活、独活、防己各1钱5分;如湿自

  • 黑鲫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黑鲫膏药方名称黑鲫膏处方鲫鱼1条制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功能主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用法用量敷疽疮中。无

  • 黑金丸

    《圣惠》卷八十五:黑金丸药方名称黑金丸别名黑金丹处方黑铅半两,水银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为末)。制法先熔铅为汁,次下水银,结为砂子,为细末,与天南星末和匀,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风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