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惊丸

大惊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大惊丸

药方名称大惊丸

处方蛇黄(火煅,醋淬九次,研飞)6克 青礞石(研)3克朱砂(研飞)9克 虾蚂灰雄黄各3克铁粉(研)7.5克

制法上药研匀。用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惊风诸痫,壮热昏愦,神志恍惚,痰涎壅塞,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薄荷水磨剪刀股化下,一日二三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幼幼新书》卷十引《养生必用》:大惊丸

药方名称大惊丸

处方雄黄1钱匕,青礞石1钱匕,辰砂1钱匕,蛇黄1钱匕,铁华粉3钱匕。

制法上为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宣利热毒涎。主小儿热毒涎,并潮搐搦,痫疾。

用法用量薄荷煎磨刀水化1丸服。利即止药,未知再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养生必用》

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大惊丸

药方名称大惊丸

处方蛇含1个,天麻半两,乳香1分,***屑半钱,真珠末1钱,蝎梢49个,白附子2个,莲心49个。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棕为丸,如小鸡头子大,金、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搐搦。

用法用量薄荷汤磨下;甚者煎乳香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

幼幼新书》卷十引《惠眼观证》:大惊丸

药方名称大惊丸

处方附子2钱,朱砂1分(研),片脑半字,麝香半字,白僵蚕半两(与附子并用麦麸炒,麸黄赤,去麸不用),金箔5片,银箔5片。

制法上分出一半朱砂,入前2味,同金、银箔研匀,入面糊为丸,将所留出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气狂躁,及涎牵响,一切惊疾。

用法用量1丸分作两服,蜂糖、薄荷熟水磨下;如大惊疾发作,1丸只作1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惠眼观证》

《局方》卷十:大惊丸

药方名称大惊丸

别名罢惊丸

处方蛇黄(火煅,醋淬9次,研,飞)2钱,青礞石(研)1钱,朱砂(研,飞)3钱,虾蟆灰1钱,雄黄1钱,铁粉(研)2钱半。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惊化涎。主小儿惊风诸痫,壮热昏愦,神志恍惚,痰涎壅塞;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用法用量罢惊丸(《御药院方》卷十一)。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金樱膏

    《古今医统》卷四十六:金樱膏药方名称金樱膏处方金樱子(经霜后采红熟者,不拘若干,撞去刺,切开去子,捣碎煮之,滤滓净用,复将滓榨汁干,熬成膏)枸杞子120克人参60克薏苡仁150克山药60克杜仲(姜汁炒

  • 橘姜饮

    药方名称橘姜饮处方陈皮(水洗,不去白)2两,生姜(捶碎,不去皮)4两。功能主治身热,头昏重,未辨阴阳,夹湿伤寒暑等疾。用法用量以水4碗,煎至1碗半,取1盏,通口并服。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百一》

  • 茅根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茅根饮药方名称茅根饮处方白茅根(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两,露蜂房(炙黑)1两。制法上捣筛,如黍米粒大。功能主治丹石发,关节毒

  • 僵蚕涂敷方

    药方名称僵蚕涂敷方处方白僵蚕(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远年瘘疮不愈。用法用量涂敷疮口内,以熟艾作炷,灸之;痒痛,初恶脓出,后清血出,更用蚕末塞疮内,以帛裹定。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补血通幽汤

    药方名称补血通幽汤处方油归、蒸地、蒌仁、麻仁、江壳、杏仁、郁李仁、力子、楂粉、莱菔子。功能主治麻症气不下,幽门不通下脘,血虚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巴霜黄蜡丸

    药方名称巴霜黄蜡丸处方巴霜、黄蜡、木香、丁香、百草霜、杏霜、肉蔻霜。制法上为丸。功能主治冷积泻痢。用法用量纳脐中,暖脐膏盖之。摘录《理瀹》

  • 加减柴胡桂姜汤

    药方名称加减柴胡桂姜汤处方柴胡7分,茅术7分,川芎7分,黄芩6分,牡蛎6分,花粉5分,甘草3分,桂枝3分,干姜3分。功能主治疟疾,先热后寒,寒多热少,或独寒不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摘录《

  • 除饮汤

    药方名称除饮汤处方附子(生,去皮)30克 白附子6克天南星(炮)白术(炒)白茯苓各15克(去皮)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温化痰饮。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0片,同煎至240毫

  • 分清五淋丸

    《中国药典》:分清五淋丸药方名称分清五淋丸处方关木通80g车前子(盐炒)40g黄芩80g茯苓40g猪苓40g黄柏40g大黄120g {扁}蓄40g瞿麦40g知母40g泽泻40g栀子40g甘草20g滑石

  • 柴胡防归汤

    药方名称柴胡防归汤处方柴胡1钱,人参1钱,当归3钱,川芎1钱半,半夏8分,陈皮8分,防风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产后发热,不因难产伤力及亡血过多、恶露未尽、无子蒸乳四症,系外感风寒表症,脉实,挟食积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