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枣丸

大枣丸

《鸡峰》卷二十:大枣丸

药方名称大枣丸

处方葶苈1两,黄橘皮1两,桔梗1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积息贲,胁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嗽,发肺痈,其脉结涩者。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5丸。以知为度。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外科正宗》卷五:大枣丸

药方名称大枣丸

处方山羊屎、大枣

制法将山羊屎晒干,入锅炒炭存性,闷息,磨粉收藏。遇久烂不堪,将见内腑者,以大枣去皮核,先捣烂如泥,然后酌量分前粉,捣至成丸。

功能主治瘰疬,风湿热毒、痈疽等患,日久溃烂,将见内腑者。

用法用量古方汇精》本方用山羊粪八两,大枣八两。并云:“服至腐去生新,外贴膏加脓溃生肌散,可渐收口。”

摘录外科正宗》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大枣丸

药方名称大枣丸

处方大枣4升(蒸熟,去皮核,研膏),熟艾叶(浓煮粳米粥,拌匀焙干)6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夏(姜汁浸1宿,炒)2两,人参4两。

制法上药捣罗4味为末,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悦颜色,长肌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大枣丸

药方名称大枣丸

处方大枣15枚(去核),蓖麻子100粒(去皮)。

制法上药,烂捣,捻如枣核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塞耳中,20日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医心方》卷九引张仲景方:大枣丸

药方名称大枣丸

处方大枣100枚(去核),杏仁100枚(熬),豉130枚。

制法豉、杏仁捣令相得,乃纳大枣,捣令就和,调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咳。

用法用量1丸含之,稍咽汁,每日2次。渐增之,常用良。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张仲景方

猜你喜欢

  • 杏仁芥子汤

    药方名称杏仁芥子汤处方杏仁9克白芥子4.5克木通4.5克 姜水炒黄连2.4克 盐水炒连翘6克栀子4.5克滑石9克芦根4.5克竹叶3克 云苓9克半夏6克功能主治治湿温盘结气分,内蒙包络,神昏谵语,舌苔黄

  • 妇科金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妇科金丹药方名称妇科金丹处方元胡4斤(醋制),生黄耆4斤,人参4斤(去芦),生阿胶4斤,白薇4斤,生白芍4斤,甘草4斤,茯苓4斤(去皮),制没药4斤,当归4斤,黄柏4

  • 开脾汤

    药方名称开脾汤处方小柴胡8分,苍术(炒)7分,茵陈5分,香附(炒)1钱,枳实(炒)1钱,藿香叶5分,泽泻5分,茯苓4分,砂仁(炒)4分,白扁豆(炒)7分。功能主治伤食,痿黄,洞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椒黄丸

    药方名称椒黄丸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熟干地黄(洗,切,焙)3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内外翳膜遮障,碜涩疼痛,羞明怕日,胬肉攀睛,及冷热泪。用法用量每服20丸

  • 韭叶膏

    药方名称韭叶膏处方韭叶(连根洗净)。制法上捣烂,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擦痛处腮上,外用纸贴。一时下有细虫在于泥上,可以除绝病根。摘录《医统》卷六十四引《经验方》

  • 天门冬散

    药方名称天门冬散处方天门冬(去心)桑白皮(锉)赤茯苓柴胡(去苗)百合紫菀(洗,去苗、土)兰叶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少许

  • 风痹散

    药方名称风痹散处方附子(炮,去皮)4两,干姜4两,白术4两,石斛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分,天雄(炮,去皮)3分,细辛3分,踯躅3分,白蔹3分,乌头(炮,去皮)3分,石南3分,桂心3分。制法

  • 煮黄丸

    药方名称煮黄丸别名煮雄丸(《脉因证治》卷上)。处方雄黄30克(另研)巴豆15克(生用,去皮,研烂)制法上二味,入白面60克,合和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泻结导滞。治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卒发

  • 滋阴抑火汤

    药方名称滋阴抑火汤处方当归9克知母麦门冬天门冬地骨皮丹皮各6克 枣仁柴胡天花粉人参各3克功能主治治血虚火盛,朝凉晚热,精神减少,睡卧不安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

  • 柏桂汤

    药方名称柏桂汤处方茯苓30克甘草梢(生用)9克栀子(炒)9克黄柏(酒制)9克肉桂3克功能主治治杨梅毒结于宗筋,阴茎腐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