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中国药典》:如意金黄散

药方名称如意金黄散

处方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64g甘草64g 生天南星64g白芷160g天花粉320g

性状为黄色至金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甘。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用于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注意外用药,不可内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外科正宗》卷一:如意金黄散

药方名称如意金黄散

别名金黄散(《嵩崖遵生》卷十二)、神效金黄散(《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天花粉(上白)5千克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各2.5千克白芷2.5千克 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1千克

制法上药晒极干燥,磨极细,过筛,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以及夏月诸疮,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葱汤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恶毒,皮肤亢热,红色光亮,游走不定者,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大蓝根叶捣汁调敷,或加蜂蜜;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猜你喜欢

  • 聪耳汤

    《古今医鉴》卷九:聪耳汤药方名称聪耳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川芎1钱,生地黄(酒洗)1钱,知母(酒炒)1钱,陈皮1钱,乌药1钱,白芷1钱,防风(酒洗)1钱,羌活(酒洗)1钱,独活(酒

  • 妇宝丹

    药方名称妇宝丹别名妇科妇宝丹处方艾附暖宫丸加阿胶。功能主治调经养血。主虚寒,经水不调,带下淋浊,腰酸腿痛,四肢倦怠,崩中漏血,气促头眩,手足冰冷,气血两亏。用法用量妇科妇宝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

  • 苁蓉补虚益气方

    药方名称苁蓉补虚益气方处方苁蓉5分,薯蓣各5分,远志4分,蛇床子6分,菟丝子6分,五味子7分,山茱萸7分,天雄8分,巴戟天10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五脏虚劳损伤,阴痹,阴下湿痒

  • 开膜丹

    药方名称开膜丹处方硇砂5分,硼砂1分,青盐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眼生翳膜。用法用量听用。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养心定悸膏

    药方名称养心定悸膏处方地黄120g麦冬60g红参20g大枣60g阿胶20g黑芝麻50g桂枝30g生姜30g 炙甘草40g性状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炮制上九味,除阿胶外,红参切片,用温水浸泡1

  • 苦葶苈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苦葶苈丸药方名称苦葶苈丸处方苦葶苈(纸上炒)39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9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克防己30克 赤茯苓(去黑皮)紫苏叶郁李仁(汤浸,去皮、尖,

  • 九仙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九仙散药方名称九仙散处方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御米壳24克(去顶,蜜炒黄)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久嗽气血两虚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调下。嗽止

  • 柴胡桂姜半夏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姜半夏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干姜3钱,桂枝2钱,甘草2钱,牡蛎2钱,瓜蒌3钱,半夏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

  • 荆沥方

    《千金》卷十四:荆沥方药方名称荆沥方处方荆沥2升,白鲜皮3两,茯神3两,人参2两,白银10两(以水1斗,煮取3升)。功能主治风气内动,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荆沥汤”。各

  • 立应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立应膏药方名称立应膏处方生柏叶(焙干)60克糯米(焙干)90克制法上二味,捣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汤火所伤,皮肉已破烂者。用法用量冷水调如糊,涂肿处,频换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