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粥

橘皮粥

《圣惠》卷九十七:橘皮粥

药方名称橘皮粥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1两,大腹子3枚,桑根白皮1两半,生姜3分(切),粳米2合。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脚气。心胸壅闷,气促不食。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煮取1盏半,去滓,下米煮粥。空心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药粥疗法》引《饮食辨录》:橘皮粥

药方名称橘皮粥

处方橘皮10-20g(鲜者30g),粳米1-2两。

制法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滓,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顺气,健胃,化痰,止咳。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次用3-5g,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一般2-3天为一疗程。

注意本方适用于痰多咳嗽,对阴虚燥咳,或干咳无痰的病人不宜选用,吐血患者忌服。

摘录《药粥疗法》引《饮食辨录》

猜你喜欢

  • 加味四圣膏

    药方名称加味四圣膏处方紫河车8两,龟版胶8两,麋角胶8两,茯苓8两,天麦冬共16两,生熟地共16两,地骨皮8两。制法先熬2地、2冬、茯苓、地骨3次,河车焙干研末,将3次药汁再熬,入2种胶、河车末收膏。

  • 大木香散

    《普济方》卷三八○:大木香散药方名称大木香散处方木香2钱,陈皮2钱,腻粉1字,牛蒡子(瓦上焙)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气疳,腹胀似鼓,兼日到晚壮热。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陈米煎汤送下。摘录《普济方

  • 车前饼子

    《圣惠》卷三十二:车前饼子药方名称车前饼子处方车前叶1握,牛蒡叶1握,地龙粪3两,盐1分,秦皮1两(锉)。制法上药捣烂,捏作饼子。功能主治热毒上攻于眼,赤肿疼痛。用法用量仰卧,贴上,干即易之。摘录《圣

  • 白敬宇眼药

    药方名称白敬宇眼药处方珍珠(豆腐炙)15克麝香7.5克熊胆60克冰片486克硇砂3克炉甘石(煅)495克石决明(煅)300克海螵蛸(去壳)283.5克制法共研为极细粉,过罗,混合均匀。装瓶重0.39克

  • 补中汤

    《兰室秘藏》卷下:补中汤药方名称补中汤处方升麻柴胡当归各0.6克神曲0.9克(炒)泽泻1.2克大麦芽面苍术各1.5克黄耆7.5克 炙甘草2.4克红花少许五味子20个功能主治主面黄,汗多,目赤,四肢沉重

  • 骨痨散

    药方名称骨痨散处方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主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

  • 粱米汤

    药方名称粱米汤处方粱米1合,黄连(去须,锉碎)3两。制法上药粗捣筛。功能主治乳石发散,已经快利,热尚不退,兼痢不断。用法用量以水4盏,煎至1盏半,分3服,去滓,食前温服,1日令尽。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参耆鹿茸汤

    药方名称参耆鹿茸汤处方鹿茸(酒炙,去毛)3钱,黄耆(蜜炙)1钱半,当归(酒洗)1钱半,人参1钱2分,附子1枚,龙眼肉3个,生姜1片,甘草(炙)6分。功能主治痘初无大热,面色少赤或赤斑,皮肤中隐隐,而经

  • 蟅虫散

    药方名称蟅虫散处方蟅虫30枚(微炒)虻虫10枚(去翅、足,微炒)水蛭10枚(微炒)桂心15克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 锁精丸

    药方名称锁精丸处方破故纸(炒)青盐各120克 白茯苓五倍子各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下元虚弱,小便白浊,或白带淋漓,小便频数。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