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喉咽合剂

清喉咽合剂

药方名称清喉咽合剂

处方地黄180g麦冬160g玄参260g连翘315g黄芩315g

性状为棕褐色的澄清液体;味苦。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7%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约6000ml,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约1400ml,取出,加水800ml,煮沸30分钟,静置48小时,滤过,滤渣用少量水洗涤,洗液并入滤液中,减压浓缩至约1000ml,加苯甲酸钠3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功能主治养阴,清咽,解毒。用于局限性的咽白喉,轻度中毒型白喉,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

用法用量口服,第一次20ml,以后每次10~15ml,一日4次;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加味四逆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四逆汤药方名称加味四逆汤处方附子4钱,杭白芍2钱,焦白术4钱,炮姜3钱,官桂3钱,人参5钱,甘草4钱。功能主治年老伤寒,恶寒无热,身重倦卧,手足厥逆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

  • 牛膝酒

    药方名称牛膝酒处方牛膝秦艽(去苗、土)芎藭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独活(去芦头)丹参白茯苓(去黑皮)各60克杜仲(去粗皮,锉,炒)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干姜(炮)麦门冬(去心)地骨皮各30

  • 养中煎

    药方名称养中煎处方人参3~9克山药(炒)6克 白扁豆(炒)6~9克 炙甘草3克茯苓6克干姜(炒黄)3~6克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中气虚寒。恶心呕吐或便溏泄泻。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

  • 参脂四物汤

    药方名称参脂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人参2钱,五灵脂(微焙,研未,酒飞过,去砂)2钱。功能主治补心软坚,散瘀通脉,和血养阴,止心腹血气绞痛,除冲任痼冷沉寒。主冲脉虚寒,经止不行,冷气上抢心胸,心腹疼痛不止。

  • 二阳丹

    《普济方》卷二一八:二阳丹药方名称二阳丹处方朱砂2两,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附子数个,切盖作瓮子,入药在内,将白面用醋和作饼子,先裹附子,后以精羊肉1大片再裹,甑内蒸熟,1处杵

  • 人参泻肺汤

    药方名称人参泻肺汤处方黄芩栀子枳壳(炒)人参薄荷连翘甘草(炙)杏仁(炒、去皮)桑白皮(炒)大黄加桔梗(炒)各等分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治肺经出热,上喘咳嗽,胸胁胀满,痰多,大便涩滞。用法用量每服30克

  • 板蓝根

    药方名称板蓝根处方板蓝根18克,夏枯草、金银花、甘草各10克。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多例,一般3天治愈。用法用量连服3日,每日1剂。摘录《单验方》

  • 丹蒜丸

    药方名称丹蒜丸处方独蒜(去衣)50个(捣烂),黄丹(炒,研,飞过)。制法上药和匀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疟疾多痰,及胃脘疼痛等。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醋汤调下。宜端午日合。摘录《医级》卷八

  • 樗根白皮丸

    药方名称樗根白皮丸处方樗根白皮21克白术枳实(面炒)茯苓柴胡升麻各6克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牡蛎(煅)各9克韭子(炒)30克 芍药(炒)15克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功能主治主湿热伤脾之遗精。

  • 恒山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恒山汤药方名称恒山汤别名常山汤(《外台秘要》卷五)。处方恒山9克乌梅3~7枚 香豉9克竹叶12克葱白l握制法上药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截疟宣邪。治肾热发为疟疾。发时寒颤,先寒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