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清暑益气汤

药方名称清暑益气汤

处方黄耆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人参(去芦)泽泻神曲(炒黄)橘皮白术各15克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青皮(去白)0.9克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葛根0.6克五味子9枚

功能主治清暑化湿,益气生津。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口渴自汗,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脾胃不足者,少用升麻,少加柴胡;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咽干者,加干葛;汗少者,黄耆减五分;心下痞者,少加黄连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益气固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柏麦冬五味子泻火生津,陈皮青皮泽泻理气渗湿;当归养血和阴;升麻葛根解肌升清;甘草和中。配合成方,共奏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中

温热经纬》卷四:清暑益气汤

药方名称清暑益气汤

别名王氏清暑益气汤(《方剂学》)。

处方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治暑热耗气伤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西瓜翠衣清暑涤热,生津利尿;西洋参石斛麦门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生津;黄连知母竹叶荷梗清暑泄热。故适用于暑热耗伤气津证。

摘录温热经纬》卷四

猜你喜欢

  • 参砂膏

    《直指小儿》卷一:参砂膏药方名称参砂膏处方朱砂、人参、南星(炮)、茯神、远志肉(姜汁浸,焙)、天麻、白附子、僵蚕(炒)各等分,硼砂半倍,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膏,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功能主治通

  • 加味五宝丹

    药方名称加味五宝丹处方真珠(豆腐煮)3钱,琥珀3钱,钟乳石(煅,为细末,人乳浸,饭上蒸过)4钱5分,辰砂(为末,飞)2钱5分,冰片1钱,牛黄2钱5分,山慈姑2钱5分,海参2钱5分(一方加麝香5分,旧琉

  • 菖蒲益智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菖蒲益智丸药方名称菖蒲益智丸处方菖蒲远志人参桔梗牛膝各38克 桂心23克茯苓53克,附子30克制法上八味,研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心益智。主健忘,神志恍惚。用法用量

  • 刘寄奴饮

    药方名称刘寄奴饮处方刘寄奴2两(择去梗草),当归1两(去芦头,切,焙),甘草2钱(炙,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快,败血上攻,心胸烦躁,大渴闷乱,眼黑旋运,或见鬼神,脐腹疼痛,呕哕恶心,不

  • 黄病鼓胀丸

    药方名称黄病鼓胀丸处方平胃散1两,针砂3钱,皂矾6钱,车前子3钱。制法上为末,红枣泥捣和为丸。功能主治黄病鼓胀。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开水送下。注意忌食盐、酱百天。摘录《饲鹤亭集方》

  • 吉祥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吉祥丸药方名称吉祥丸处方天麻30克五味子60克覆盆子60克桃花60克柳絮30克白术60克 芎藭60克牡丹皮30克桃仁100枚菟丝子60克茯苓30克楮实子60克 干地黄20克 桂心

  • 导气散

    《证治宝鉴》卷十一:导气散药方名称导气散处方三棱、莪术、甘草、益智、青皮、陈皮、厚朴、石莲(一方有茴香、官桂、砂仁)。功能主治七情胁痛,引肩背不得俯仰。用法用量加生姜、盐,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经验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经验散药方名称经验散处方香附子(半生、半炒)、代赭石。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白汤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医略六书》卷三十:经验散药方名称经验散处方桑皮1两半,前胡

  • 健胃开涎散

    药方名称健胃开涎散别名健土开涎散处方茯苓3钱,白术2钱,苡仁2钱,人参5分,花粉5分,陈皮2分,干姜2分,砂仁1粒。功能主治小儿气逆痰壅,经脉闭塞,手足厥冷,如慢惊者。用法用量健土开涎散(《辨证录》卷

  • 龟鳖地黄汤

    药方名称龟鳖地黄汤处方龟版30克鳖甲30克 熟地15克 丹皮9克 萸肉9克山药9克泽泻9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治骨痨(骨与关节结核)阴虚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托里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