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胃散

清胃散

脾胃论》卷下:清胃散

药方名称清胃散

处方地黄当归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黄连1.8克(如质次,更加O.6克。夏月倍之)升麻3克

功能主治清胃凉血。治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现用于三叉神经痛、口腔炎、牙周炎属于胃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冷服。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以清胃中积热;生地、丹皮滋阴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为阳明引经之药。五药配合,共奏清胃凉血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下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清胃散

药方名称清胃散

处方生地.丹皮黄连当归升麻石膏(煅)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小儿热蓄于胃,牙根肿如水泡,胀痛难忍,名曰重龈。

用法用量用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胃散

药方名称清胃散

处方人中白9克青黛4.5克白芷4.5克 杭芍4.5克 生石膏6克冰片3克牛黄1.5克麝香0.3克

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共为极细末,上患处。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地黄芍药芩柏汤

    药方名称地黄芍药芩柏汤处方甘草(生)1钱,生地1钱,黄芩1钱,黄柏1钱,元参2钱,芍药2钱。功能主治疽疮。用法用量流水煎,温服。外以黄连、石膏、甘草、青黛各等分,研细,时时涂之。摘录《医学金针》卷八

  • 开郁流气散

    药方名称开郁流气散处方槐花3钱(炒),远志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乳硬如石。用法用量每日陈酒调服。半月取效。外用远志葱蜜饼敷之。摘录《古方汇精》卷三

  • 保赤膏

    药方名称保赤膏别名保志膏处方当归1两,生地1两,熟地1两,刘寄奴1两,合欢木皮1两,男子黑发(洗净)1两,乳香5钱,没药5钱,血竭5钱,黄蜡8钱,白蜡8钱,龙骨(煅,童便渍)1钱。制法上用麻油4两,煎

  • 大黄豉汤

    药方名称大黄豉汤处方豉5合,甘草2两(炙),桂心2两,大黄4两,芒消半斤。功能主治伤寒已愈,食饮多劳复。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得2升,去滓,食前适寒温饮1升,每日2次。注意忌海藻、菘菜、生

  • 滋荣活络汤

    药方名称滋荣活络汤处方川芎4.5克当归熟地人参各6克黄耆茯神天麻各3克 炙草陈皮荆芥穗防风羌活各1.2克黄连2.4克(姜汁炒)功能主治治产后血虚,口噤、项强、抽搐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2

  • 丹毒饮

    药方名称丹毒饮处方白芍5分,陈皮5分,黄芩5分,藿香4两,木通4两,甘草6分,麦冬1钱半。功能主治赤游丹毒,遍身不定者。用法用量乳母服则倍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夹盐散

    药方名称夹盐散处方鼓子草根1把,大麦30粒,盐少许。制法上捣令烂。功能主治阴疮及恶疮。用法用量敷疮上,1日1易,3日后3日1易。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虢丹膏

    药方名称虢丹膏处方虢丹5两,巴豆10粒,麻黄2两,竹付50寸,柳条50寸。制法上件以油焦,下竹、柳、巴、黄四味,煎黑色,却入虢丹打匀黑为度,令冷。功能主治一切疮疖。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 二十四味飞步散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飞步散处方当归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牛膝(酒洗)1两,杜仲(姜汁炒)1两,木瓜1两,茯苓(去皮)1两,骨碎补1两,乌梅1两,何首乌1两,川续断1两,破故纸1两,小茴香(盐水炒)1两

  • 二味香茸丸

    药方名称二味香茸丸处方鹿茸10两,麝香1两。制法上先将鹿茸为细末,后入麝香同拌匀,以山药2两,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虚益阳。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