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气散寒汤

理气散寒汤

《会约医镜》卷七:理气散寒汤

药方名称理气散寒汤

处方苍术厚朴(姜炒)陈皮(去白)甘草各4克藿香砂仁枳壳各2.5克木香1.5克香附乌药各4.5克

功能主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如食滞,加山楂麦芽神曲各4.5克;如痛而呕,加半夏4.5克,如寒甚喜热者,加吴茱萸肉桂之类,如气滞而不流通,加白芥子、青皮槟榔之类;如小腹痛甚,加小茴,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6~9克。

摘录《会约医镜》卷七

《会约》卷七:理气散寒汤

药方名称理气散寒汤

处方苍术1钱3分,厚朴(姜制)1钱3分,陈皮(去白)1钱3分,甘草1钱3分,藿香8分,砂仁8分,枳壳8分,木香5分,香附1钱5分,乌药1钱5分。

功能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候。

用法用量热服。

如食滞,加山楂麦芽神曲各1钱半;如痛而呕,加半夏1钱半;如寒甚喜热者,加吴茱萸肉桂之类;如气滞而不流通者,加白芥子、青皮槟榔之类;如小腹痛甚,加小茴;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2-3钱。

摘录《会约》卷七

猜你喜欢

  • 麟血散

    药方名称麟血散处方乳香、麟血、红花、面粉。功能主治折伤。用法用量热酒醋和匀。摘录《接骨图说》

  • 干蝎天麻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O:干蝎天麻散药方名称干蝎天麻散处方干蝎(全者,炒)10枚 曼陀罗7朵天麻乳香(研)天南星(炮)丹砂(研)各0.3克制法上药六味,捣研为细散。功能主治治小儿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0.5

  • 牡蛎泽泻散

    药方名称牡蛎泽泻散处方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制法上七味,分别捣碎,下筛为散,更于臼中研之。功能主治逐水消肿。治大病愈后,水气停聚,腰以下浮肿

  • 复阳丹

    《医学入门》卷四:复阳丹药方名称复阳丹处方荜澄茄木香干蝎附子硫黄吴萸各15克干姜3克制法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面青肢冷,心腹胀,脉沉细。用法用量每30丸,姜汤送下,复以热酒投之取汗。摘

  • 昆花汤

    药方名称昆花汤处方南夏枯草3钱,浙贝2钱,山慈菇1钱,玄参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橘红1钱,金银花1钱,海藻1钱,川芎1钱,当归1钱,香附1钱,白芷1钱,甘草5分,昆布3钱。功能主治项下肿核。乃痰

  • 润燥泻肺汤

    药方名称润燥泻肺汤处方玉竹12克 蒌皮9克 桑皮9克沙参12克麦冬6克黄芩3克 贝母6克杏仁9克 苡仁12克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治肺火伤阴,咳而微喘,烦渴欲饮,鼻端微红,肌肤作痒。用法用量水煎,梨汁10

  • 槟梅汤

    药方名称槟梅汤处方槟榔、枳实、香附、木香、砂仁、厚朴、干姜、肉桂、川楝子、楝根皮各等分,甘草减半,川椒20粒,乌梅2个。功能主治虫痛。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未止,加黄连。摘录《简明医彀》卷六

  • 代杖散

    药方名称代杖散处方野红花(即小蓟)半斤。功能主治杖伤。用法用量烧酒4斤半,浸之晒之,以干为度。含口内,咽其汁。任刑不知痛。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两面龟散

    药方名称两面龟散处方两面龟、鸡屎子、鸡(月巨??)根、诈死子、真珠美、山鸟豆、紫金皮、脱壳藤、鱼桐根、山淡豉、连叉大青、沿地鸡(月巨??)(又方加臭水待根、山芙容根、山苎根、川山蜈蚣)。功能主治一切肿

  • 葛根丸

    《千金翼》卷十九:葛根丸药方名称葛根丸处方葛根3两,栝楼3两,铅丹2两,附子1两(去皮)。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日饮1石水者。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每服二十丸,煎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