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瓜蒌仁汤

瓜蒌仁汤

古今医彻》:瓜蒌仁汤

药方名称瓜蒌仁汤

处方瓜蒌霜2钱,米仁2钱,川贝母(去心)钱半,天门冬(去心)钱半,金银花钱半,麦门冬(去心)钱半,百合钱半,甘草节3分,桑白皮(蜜炙)1钱,桔梗1钱。

功能主治肺痈。咳唾稠痰,腥秽如脓,黄赤间杂,甚则咳出白血,手掌干涩,皮肤不泽,脉数而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久而不敛,加白及阿胶,去桑白皮;寒月加款冬花紫菀;夏月加生地、牡丹皮

摘录古今医彻

《杏苑》卷四:瓜蒌仁汤

药方名称瓜蒌仁汤

处方桔梗2两,枳壳1两,瓜蒌仁4两(另研),半夏5钱。

制法上为末,以姜汁糊为丸。

功能主治七情气郁成痰,气噎痞痛,喘闷。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用蜜糖汤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法宜和气豁痰为要,故用桔梗利气,瓜蒌半夏豁痰。

摘录《杏苑》卷四

猜你喜欢

  • 趁痛散

    《经效产宝》:趁痛散药方名称趁痛散处方牛膝当归官桂(去皮)白术黄耆各15克薤白7.5克独活15克生姜15克甘草7.5克(炙)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主产后遍身疼痛者。用法用量每服

  • 六益丸

    药方名称六益丸处方丁香1两,木香1两,肉豆蔻(面煨)1两,白附子(炮)1两,附子(炮)1两,血茸(酥炙)1两。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专补脾肾。主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酒送下。

  • 服蛮煎加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服蛮煎加竹叶石膏汤处方生地、橘白、木通、半夏、知母、丹皮、麦冬、泽泻、茯苓、石膏、蔗皮、荸荠、竹叶。功能主治病后复劳感邪,虚邪袭人,阴虚夹痰,蕴恋于络。始发寒热,今则寒去而热蒸蒸,蕴于脾肺两经

  • 加味调经丸

    药方名称加味调经丸处方香附5斤(分5分,1斤用盐水浸,1斤用醋浸,1斤用童便浸,1斤用无灰酒浸,1斤用米泔水浸,每样春3日、夏2日、秋5日、冬10日,仍用原水煎,不犯铁器,晒干,用葱5斤,取白切细,拌

  • 健脾理中汤

    药方名称健脾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苓、白芍(酒炒)、陈皮、苍术、炮姜、升麻、甘草、肉蔻(煨)、诃子(煨,去核)。功能主治脏寒泄泻,完谷不化。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莲子百合煲猪肉

    药方名称莲子百合煲猪肉处方莲子30克百合30克 瘦猪肉200~250克制法将莲子、百合、瘦猪肉加水适量,置文火上煲熟。功能主治交通心肾,固摄精气。适用于梦遗、心悸、失眠、滑精、淋浊、带下。用法用量调味

  • 疮疖消肿膏

    药方名称疮疖消肿膏处方白芷独活大黄地丁草各占3.6%天花粉占5.7%川乌南星苍术松节油各占1.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止痛。主疮疖及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用法用量用凡土林(占74.3%)制成软膏。涂

  • 安胎扶元饮

    药方名称安胎扶元饮处方枳壳(麸炒)1钱,制香附1钱,川续断1钱,白术1钱,丹参8分,前胡8分,黄芩8分,阿胶1钱半(蛤粉炒),苏梗1钱,广皮5分,砂仁末6分。功能主治安胎扶元。主子悬。摘录《郑氏家传女

  • 防病牛黄汤

    药方名称防病牛黄汤处方牛黄1分,芍药1分,杏仁1分(炒,去皮尖),蜣蜋1分,蜂房1分,黄芩1分,人参1分,葛根1分,甘草1分(炙),蚱蝉1分(炙),芒消1分,川芎1分,桂心1分,大黄3分,当归3分,石

  • 香附旋复花汤

    药方名称香附旋复花汤处方生香附9克旋复花(绢包)9克 苏子霜9克 广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块9克 薏仁15克功能主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