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和中汤

白术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当归(酒洗)2钱5分,白芍(土炒)1钱,白术(去芦,土炒)2钱,白茯苓(去皮)2钱,陈皮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8分(有红者多加),甘草5分,木香少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下痢白多,不拘新久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顾氏医径》卷四: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白术陈皮、焦六曲佛手花、茯苓砂仁木瓜陈仓米干姜竹沥、制半夏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暑秽从口鼻吸入,直至中焦,致霍乱吐泻,自汗肢冷,脉伏者。

用法用量治上证,须加当归白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重订通俗伤寒论》: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生晒术1钱半,新会皮1钱半(炒),焦六曲3钱,佛手花5分,浙茯苓4钱,春砂仁1钱(杵),五谷虫3钱(漂净),陈仓米3钱(荷叶包)。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主气虚中满,湿证夹食,腹中胀满,中空无物,按之不坚,亦不痛,或时胀时减。

用法用量若寒气盛,加炒干姜8分,淡吴萸5分,紫谣桂3分;若湿热盛,加川连6分,川朴1钱;兼大便闭结者,吞服枳实导滞丸3钱;若兼络瘀,加新绛1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

各家论述此证用药最难,纯补则胀满愈甚,分消则中气愈虚。故以苓、术培中化湿为君;臣以陈皮砂仁运中,神曲、谷虫导滞;佐以佛手花疏气宽胀;使以荷叶陈仓米,升清气以和胃。补而不滞,疏而不削。此为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槐芽丸

    药方名称槐芽丸处方槐芽(晒干)1斤,皂荚芽(晒干)1斤,苦参3两,使君子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乌蛇1条(酒浸,去皮骨,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癣

  • 凉膈白虎汤

    药方名称凉膈白虎汤处方凉膈散合白虎汤。功能主治上焦积热,肺胀而咳,胸高上气而渴。火热刑金作喘;胃热口干舌燥作渴,面赤唇红。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七

  • 矾葛散

    药方名称矾葛散处方白矾4两,干葛4两。功能主治足汗。用法用量水煎,洗足。5日愈。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槐艾洗法

    药方名称槐艾洗法处方槐条、艾叶不拘多少。功能主治产妇乳上结核,乳痈。用法用量连须葱一条,将槐、艾用水同煎煮,入醋少许,频频洗之;若乳顶傍生疮,脓出洗净,与儿吮之,随以松罗茶叶末掺上。摘录《胎产心法》卷

  • 丹皮汤

    药方名称丹皮汤处方丹皮1钱,瓜蒌仁1钱,桃仁泥2钱,朴消2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胃痈,肠痈,腹肿痞坚,按之即痛,脉迟而紧者,脓未成也;腹濡而痛,少腹急胀,时时下脓,毒未解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去

  • 金鲤汤

    药方名称金鲤汤处方金色活鲤鱼1尾(约120克)贝母3克功能主治治肺痈已成未成,胸中隐痛,咯吐脓血,午后身热烦躁者。用法用量先将鲤鱼连鳞剖去肚肠,勿经水气,用贝母细末擦在鱼腹内,线扎之。用上白童便200

  • 除桂建中汤

    药方名称除桂建中汤处方黄耆1两半,白芍药1两,甘草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疟。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枣子煎,入饴糖少许,再煎化,空心服。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八

  • 千柏鼻炎片

    药方名称千柏鼻炎片处方千里光2424g卷柏404g羌活16g决明子242g麻黄81g川芎8g白芷8g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苦。炮制以上七味,羌活、川芎、白芷粉碎成细粉;其余千里光等四

  • 宽快汤

    《仁斋直指》卷十五:宽快汤药方名称宽快汤处方香附(杵净)60克 天台乌药(去心)枳壳(制)各45克 缩砂仁15克 苏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甘草(炙)2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治气不下降

  • 地柏散

    药方名称地柏散处方地柏半两(炙令黄色),玄参3分,川升麻1两,牛蒡子1两(微炒),***屑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瘰疬经数年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水调下。摘录《圣惠》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