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缩脾饮

缩脾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缩脾饮

药方名称缩脾饮

处方砂仁乌梅肉(净)、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四两。干葛、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乱之后服热药大多致烦躁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滓,以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并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缩脾饮

药方名称缩脾饮

处方砂仁乌梅肉(净)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120克 干葛(锉)白扁豆(去皮,炒)各6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醒脾止吐。治霍乱之后,服热药太多而致烦躁。并治夏月伤暑,烦渴吐利,头痛身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当茶频饮。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桔连汤

    药方名称桔连汤处方苦桔梗、川黄连(倍加)、枳实(炒)、前胡、连翘(去心)、陈皮、防风、制半夏、柴胡、南星、白附子、牛蒡子(炒,研)、玄参、赤芍、莪术(煨)、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喉中忽生肉如桃如云,层层

  • 加味香肥皂方

    药方名称加味香肥皂方处方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香、广零陵香、皂角、甘松、白莲蕊、山柰、自僵蚕、麝香、冰片。制法上研极细面,红糖水合,每锭重2钱。功能主治涤垢辟秽,嫩面玉肤。主用法用量洗沐用。摘录

  • 苍附六君汤

    药方名称苍附六君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半夏、陈皮、苍术(米泔浸)、香附(童便制)、条芩(酒炒)、川芎、当归、枳壳(麸炒)。功能主治形盛多痰,气虚,至数月而经始行。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

  • 当归连翘饮

    药方名称当归连翘饮处方当归、生地黄、川芎、连翘、防风、荆芥、白芷、羌活、黄芩、山栀、枳壳、甘草各等分,细辛减半。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牙齿病,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胃肠中有风邪也;开口则臭不可闻者,胃肠中

  • 蠲痹四物汤

    药方名称蠲痹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半,赤芍7分,黄耆7分,白姜蚕7分,羌活7分,甘草3分,白芍7分,川芎6分,熟地7分。功能主治血不荣筋,血虚瘦弱臂痛。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 金乌散

    《圣惠》卷六十九:金乌散药方名称金乌散处方乌鸦1只(去嘴足),狐肝1具(同入罐子内,用细泥固济,候干烧令稍赤,抽火,以土内窨定罐子,候冷取出,捣罗为末,入后药),天麻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天南星半

  • 大黄耆酒

    《千金》卷十五:大黄耆酒药方名称大黄耆酒处方黄耆2两,桂心2两,巴戟天2两,石斛2两,泽泻2两,茯苓2两,柏子仁2两,干姜2两,蜀椒2两,防风2两,独活2两,人参2两,天雄1两,芍药1两,附子1两,乌

  • 解湿仙丹

    药方名称解湿仙丹处方防己2钱,泽泻1钱,猪苓1钱,肉桂3分,白术5钱,甘草5分,山药3钱,白芥子1钱。功能主治入肾而去湿气。主湿气入于两腰子,致腰痛而不能下俯,背脊骨痛,两腿酸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

  • 泽兰膏

    药方名称泽兰膏处方细辛续断皂荚石南草泽兰厚朴乌头莽草白术各60克 蜀椒90克杏仁23克(去皮)制法上十一味,切。功能主治治头发早白及毛发不生。用法用量以酒渍一宿,加炼成猪脂2千克,铜器中煎三上三下,膏

  • 加味托里散

    《外科经验方》:加味托里散药方名称加味托里散处方人参1钱,黄耆(盐水拌,炒)1钱,当归(酒拌)1钱,川芎1钱,麦门冬(去心)1钱,知母(酒拌,炒)1钱,黄柏(酒拌,炒)1钱,芍药(炒)1钱,金银花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