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吸散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

注意肺热者禁用。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玉案》卷四: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肉桂、明雄黄鹅管石款冬花、粉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寒痰凝结肺经,喘嗽气急,午后发寒。

用法用量以芦管挑药,轻轻含之,吸入喉内,徐徐以清茶过口。

摘录《玉案》卷四

《医学启蒙》卷四: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佛耳草甘草、桂心、鹅管石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久嗽不愈。

用法用量吹少许入咽,嗽止。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猜你喜欢

  • 红蜡丸

    药方名称红蜡丸处方丹砂1分(研令极细),粉霜1分,硫黄1分(3味同研),巴豆(取不破者去皮,微用油炒,热汤洗去油,拭干)半两。制法上研如膏,熔黄蜡1两半和匀,旋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诸积泻痢,暴气泻

  • 救瘵汤

    药方名称救瘵汤处方熟地5钱,白芍2钱,山药2钱,沙参3钱,地骨皮5钱,麦冬2钱,北五味10粒,人参5分,白薇5分,白芥子1钱,鳖甲1钱,茯苓1钱。功能主治纵欲伤精,两胫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卧遗

  • 藿香饮子

    药方名称藿香饮子处方藿香、白芍药、米囊皮、黄耆、甘草、当归、白茯苓、泽兰、白头翁、附子、干姜、川芎、蒿豉饼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脓血痢及赤白痢久不愈,变成休息痢,里急后重,心腹疼痛,形困气乏

  • 加味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1.5克蒲黄3克天冬6克丹参6克 元参4.5克连翘6克茯苓6克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

  • 秦艽羌活汤

    药方名称秦艽羌活汤处方羌活3.6克秦艽黄耆各3克防风2.1克升麻炙甘草麻黄柴胡各1.5克藁本0.9克细辛少许红花少许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痔漏成块下垂,痒甚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麻附五皮饮

    药方名称麻附五皮饮处方麻黄1钱,淡附片8分,浙苓皮3钱,大腹皮2钱,细辛5分,新会皮1钱半,五加皮3钱,生姜皮1钱。功能主治温下发汗。主一身尽肿。各家论述何秀山按:此以仲景麻附细辛汤合华元化五皮饮为剂

  • 清瘟败毒饮

    药方名称清瘟败毒饮处方生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36克 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 乌***(大剂)18~24克(中剂)9

  • 甘草饮

    《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小品方》:甘草饮药方名称甘草饮处方甘草6克(炙)大黄9克(别渍)黄芩6克制法上三味,切。功能主治治食即吐出,不得安住。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摘录

  • ***风丸

    《医学入门》卷八:***风丸药方名称***风丸处方苦参3斤,羌活4两,独活4两,白芷4两,白蔹4两,白蒺藜4两,天花粉4两,何首乌4两,皂刺(煅)半斤,当归半斤。制法上为末,用皂角5斤切细,温水浸5日,去

  • 加味牛黄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牛黄散药方名称加味牛黄散处方牛黄(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屑(二钱半)羚羊角屑(二钱半)龙齿(另研.二钱半)防风(去芦.二钱半)天麻(二钱半)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