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葵根散

葵根散

《圣惠》卷九十二: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葵根1握(锉),壁鱼7枚(研)。

功能主治小儿小便三两日不通,欲死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葵根汤”。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卫生总微》卷十八: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葵根1两(烧灰),乌蛇半两(烧灰),黄柏半两(为末),鳖甲半两(烧灰)。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紧唇。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猪脂少许,和涂唇上,时时用。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葵根1握(经年者,烧作灰)。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口吻疮。

用法用量外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医级》卷八: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蜀葵根、冬瓜仁、槐米败酱草(即苦菜)、忍冬藤当归尾、赤芍、生地、大黄、米仁。

功能主治肠痈。腹痛钓脚,身皮甲错之候。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级》卷八

《圣惠》卷七十九: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冬葵根1两,车前子3分,滑石1两,冬瓜仁3分,木通1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小便淋涩,脐下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似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二: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葵子1两(锉),车前子2两,乱发灰半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桂心1两,滑石2两,冬瓜瓤2两(干者),木通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五淋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六十七: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葵根1两,木通3分(锉),瞿麦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粗葱叶并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损,车碾马坠,筋骨蹉跌,甚者大小肠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服用温酒调下滑石末1钱,不计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葵根散

药方名称葵根散

处方葵根(切)1两,赤小豆1两,土瓜根1两,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漏疳口疮。

用法用量每用1字,贴疮。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 红蓝花煎

    药方名称红蓝花煎处方红蓝花半两,麒麟竭半两,硇砂1两(细研),当归1两(锉,微炒),赤鲤鱼鳞1两(烧灰),青蛙1枚(去肠肚,炙令焦),桂心1两。制法上为末。先以醋5升,于石锅中煎令沸,入诸药末,同然如

  • 连翘人参汤

    药方名称连翘人参汤处方人参、当归、白术、连翘、荆芥、陈皮、五味子。功能主治解痘疹里虚。主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补暖厚朴丸

    药方名称补暖厚朴丸别名厚朴丸处方厚朴半斤,(去粗皮,生姜半斤,青卅枣4两,水3升,同煮水尽为度,去生姜、枣,锉细,焙),附子(水浸7日,炮裂,去皮脐)4两,桂(去粗皮)4两,白术(米泔浸3日,切,焙)

  • 黄牛肝散

    药方名称黄牛肝散处方黄牛肝1具,土瓜根3两,羚羊角屑3升,蕤仁3两,细辛6两,车前子1升。制法上6味药,合肝于瓶中,春、夏之月封之15日,冬月封之20日,出晒干,捣下筛。功能主治青盲积年。用法用量酒服

  • 蚌津散

    药方名称蚌津散处方水中大蚌。制法置大碗中,任其口开,用冰片2-3分、当门麝2-3分为末,挑入蚌口内,即浆水流入碗内,再加冰片、麝香少许。功能主治汤泡火烧。用法用量如所扫之处,不肯干,必溃烂,将蚌壳烧灰

  • 发火汤

    药方名称发火汤处方柴胡3克甘草3克茯神9克 炒枣仁9克当归9克陈皮9克神曲3克 炒栀子3克白芥子6克白术6克 广木香末1.5克远志3克功能主治主火郁为病,少气,胸、胁、腹背、面目、四肢填塞愤懑,时而呕

  • 保婴槐花散

    药方名称保婴槐花散处方荆芥穗、槐花、制枳壳、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热便血。用法用量蜜汤调服。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 葛花解酲汤

    《脾胃论》卷下:葛花解酲汤药方名称葛花解酲汤别名葛花解酒汤((普济方》卷一六四引《医方大成》)、解酲汤(《脉因证治》卷下)。处方莲花青皮(去瓤)0.9克木香1.5克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

  • 调中益气煎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煎处方人参1钱(若无人参,以上党参1两蜜炙透、枸杞子3-5钱酒炒代之),炙黄耆3钱,当归3钱,土炒白术3钱,甘草5分,陈皮1钱,神曲1钱5分(炒),白蔻仁2钱(研),煨姜2钱,大枣3个

  •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药方名称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