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和中汤

藿香和中汤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藿香和中汤

药方名称藿香和中汤

处方藿香香附紫苏、制苍术、制厚朴山楂、小川芎羌活砂仁、炒麦芽、去白陈皮白芷、炙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感寒停食,吐泻。小儿内伤乳食,外感寒邪,遂致食寒凝结,腹中作痛,其候发热恶寒,而更兼腹痛恶食,呕吐啼叫不已者。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笔花医镜》卷三:藿香和中汤

药方名称藿香和中汤

处方藿香8分,厚朴5分,砂仁5分,陈皮5分,炙草5分,生姜2片。

功能主治食积、痞积等。

用法用量感寒停食,加苍术白芷、苏梗、川芎香附、楂炭、麦芽

摘录笔花医镜》卷三

猜你喜欢

  • 阿魏搐鼻散

    药方名称阿魏搐鼻散处方阿魏3钱,鸡内金1钱,冰片3分。功能主治去星翳。主用法用量炼熟蜜和箸头上,令中空通气,外裹乌金纸,去箸,每夜塞鼻中,星翳自退。摘录《一盘珠》卷十

  • 胶香散

    药方名称胶香散处方轻粉3克白胶香6克 大枫子肉15个烟胶6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胎毒疮。用法用量用煎鸡蛋黄调搽。如痒,加枯矾1.5克。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橘香丸

    《卫生总微》卷十二:橘香丸药方名称橘香丸处方陈皮1两,木香1两,姜黄(切片)半两,草豆蔻仁半两,白术(锉,炒)半两,牵牛子(炒)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积。黄瘦盗汗,腹胀

  • 李氏家传快气汤

    药方名称李氏家传快气汤处方枳壳5两,缩砂2两,香附子2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宽中快气,抑阳辅阴,入月滑胎易产。主妊娠恶阻。用法用量上各净称,同炒,为末,汤调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七引《产经》

  • 金蟾膏

    《外科启玄》卷十一:金蟾膏药方名称金蟾膏处方活虾蟆一个(去骨)。制法上捣如膏。功能主治发背疔毒。用法用量敷在患上,留头;无头都敷上。1-2日揭去,或有再1个全好。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一《鲁府禁方》卷四

  • 阿胶膏

    药方名称阿胶膏处方阿胶3两(捣碎,炒令黄燥,捣末),白羊肾3对(去筋膜,切,细研),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薯蓣2两(捣为末),薤白1握,(细切),黄牛酥4两,羊肾脂4两(煮去

  • 解散

    《千金》卷二十四:解散药方名称解散别名大黄汤处方升麻3两,大黄3两,黄连3两,甘草3两,黄柏3两,芍药6两,白鸭通5合,黄芩4两,栀子仁14枚,竹叶(切)1升,豉1升。功能主治服散后盛热实,大小便赤。

  • 苍耳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苍耳散药方名称苍耳散别名芷夷散(《医学入门》卷七)、辛夷散(《仙拈集)卷二)。处方辛夷仁15克苍耳子7.5克 香白芷30克薄荷叶1.5克制法上药晒干,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散风邪,通鼻

  • 加味胃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胃苓汤处方陈皮1钱,茯苓1钱,白术1钱,白芍1钱,藿香5分,人参5分,厚朴5分,山楂5分,泽泻5分,半夏5分,甘草3分,猪苓3分,香附(女人加)1钱。功能主治脾胃受伤,胸膈不宽,两胁膨胀,

  • 苁蓉独活散

    药方名称苁蓉独活散处方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2两,独活(去芦头)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半,泽泻2两,黄耆(细锉)2两,五味子1两,蒺藜(炒去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