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褊银丸

褊银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褊银丸

药方名称褊银丸

处方巴豆(去皮、油、心膜,研细)半两,水银半两,黑铅2钱半(水银结砂子),麝香5分(另研),好墨8钱(研)。

制法巴豆末并墨再研匀,和入砂子、麝香,陈米粥为丸,如绿豆大,捏褊。

功能主治风涎膈实上热,及乳食不消,腹胀喘粗。

用法用量每服1岁1丸,2-3岁2-3丸,5岁以上5-6丸,食后煎薄荷汤放冷送下。不得化破,更量虚实增减。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普济方》卷三九三:褊银丸

药方名称褊银丸

处方白术1分,桔梗1分,陈橘皮1分,银箔3片(水银1钱,同结成砂子),***末1钱(研),巴豆2粒(去皮,枣1个裹,烧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捻令褊。

功能主治小儿食积,壮热作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研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

幼幼新书》卷九引《博济》:褊银丸

药方名称褊银丸

别名水银扁丸子

处方水银1两,黑铅1分(同结砂子),川巴豆(去皮、心,醋煮令黄色,研)1两,黄明胶1片(慢火炙令黄),百草霜2两(研),香墨1寸(研),腻粉(研)1分,干蝎(全整者)1分,铅白霜(研)1分,青黛(研)1分,牛黄(研)1分。

制法上药除合研药外,细杵,罗为末,再一处细研千百下,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捻褊。

功能主治常服解心肺痰壅不利。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

用法用量水银扁丸子(《局方》卷十)。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博济》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褊银丸

药方名称褊银丸

处方天南星(炮)半钱,青黛(研)1钱,蝎梢(炒)40枚,粉霜(研)1钱,水银1钱,滑石1钱,半夏7枚(用生姜汁煮),龙脑(研)半字,麝香(研)半字,腻粉(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用水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涎盛,搐搦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2饼,薄荷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茅先生方:褊银丸

药方名称褊银丸

处方轻粉(研)2钱,粉霜2钱,画粉2钱,白丁香2钱。

制法上为末,滴鸡子清为丸,捏作饼子,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积痢。

用法用量每服1岁1饼,多1岁加半饼,先用灰火炮令饼子黄赤色,夜半饭饮灌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茅先生方

猜你喜欢

  • 草果平胃散

    《易简方》:草果平胃散药方名称草果平胃散别名定斋草果饮子、草果饮子处方厚朴3两半,苍术5两半,橘红3两半,甘草1两,草果1枚,乌梅1枚。功能主治脾寒痞疾。用法用量定斋草果饮子(《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

  • 九味养脾汤

    药方名称九味养脾汤处方白术1钱2分,白芍药(酒炒)8分,白茯苓8分,人参6分,陈皮6分,川芎6分,甘草(炙)4分,黄耆(蜜炙)4分,当归(酒洗)4分,半夏6分,山楂6分,麦门冬6分。功能主治小儿大病后

  • 济阴百补丸

    药方名称济阴百补丸处方当归(酒洗,晒干)6两,熟地(酒洗)1钱,香附子1斤(分4制:醋、酒、童便、盐水各浸3日,炒干),白芍药(酒炒)1钱,川芎1钱,益母草(5月5日采者佳,忌铁,净末)半斤,甘草(炙

  • 枳壳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枳壳汤药方名称枳壳汤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锉)各3克大腹皮19.克(锉)百合牵牛子(炒)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赤芍药桑根白皮(锉)各9克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

  • 益胃汤

    药方名称益胃汤处方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玉竹4.5克(炒香)功能主治滋养胃阴。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

  • 鸡屎醴饮

    药方名称鸡屎醴饮处方雄鸡屎(腊月取,晒干)1两,川芎1两。制法上各为极细末,和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臌胀,旦食暮不能食,痞满壅塞。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鸡距丸

    药方名称鸡距丸处方干姜3分,蕤仁30枚,鸡舌香10枚,黄连2铢,胡粉4铢,矾石5铢(熬)。制法上为末,以枣膏为丸,如鸡距大。功能主治眼白翳,泪出。用法用量注眼大眦,每日2次。注意忌猪肉。摘录《外台》卷

  • 夹棍神方

    药方名称夹棍神方处方肥皂子。制法不浸透,去外黑皮,用里白肉并仁,捣如泥。功能主治损伤。用法用量如明日用事,今晚用此敷之,上至脚臁脡1节,下至脚底板心,并指甲内,处处敷匀,不可有1毫空隙处,以油纸包,外

  • 抑扶煎

    药方名称抑扶煎处方厚朴陈皮乌药各45克猪苓6克泽泻6克 炙甘草3克干姜(炮)3~6克吴茱萸(制)1.5~2.1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利湿止泻。治寒湿泻痢初起,气血未衰、脾胃未败或脘腹胀痛、或呕吐恶心者。

  • 冠心通络丸

    药方名称冠心通络丸处方丹参20g,旋覆花10g,杏仁10g,茯苓10g,茜草10g,干地龙10g,薤白10g,法半夏10g,山楂炭10g,五灵脂10g,生蒲黄15g,陈皮5g,建菖蒲5g,远志肉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