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毒雄黄丸

解毒雄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解毒雄黄丸

药方名称解毒雄黄丸

别名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郁金雄黄<研飞)各7.5克巴豆(去皮,出油)14个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解毒,化痰,开闭。治上膈壅热,痰涎不利所致的缠喉风及急喉痹,咽喉肿痛,卒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用热茶清下7丸,吐出顽涎,立便苏省。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头犹热,灌药不下,即以金属制品斡开口灌之,若药后有轻微吐泻无妨。如小儿患喉咙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服2~3丸,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局方》卷八:解毒雄黄丸

药方名称解毒雄黄丸

别名雄黄解毒丸、金粟丹、雄黄丸、雄金丸、雄黄救命丹、益淯雄黄

处方郁金1分,雄黄(研飞)1分,巴豆(去皮,出油)14个。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解毒,去积下热。主缠喉风及急喉痹,卒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上膈壅热,痰涎不利,咽喉肿痛,赤眼痈肿,一切毒热;小儿喉咙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中风卒然倒仆,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哮(口勾)。

用法用量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金粟丹(《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雄黄丸(《急救仙方》卷二)、雄金丸(《普济方》卷六十)、雄黄救命丹(《普济方》卷一一六)、益淯雄黄丸(《嵩崖尊生》卷六)。

摘录《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蠲翳散

    药方名称蠲翳散处方轻粉、黄丹各等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痘翳如浮云。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耳,病在左眼吹右耳内,右眼吹左耳内。摘录《杏苑》卷六

  • 桔枳汤

    药方名称桔枳汤处方桔梗、权壳、陈皮、厚朴、木香。功能主治暴吐。用法用量或加大黄利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 二冬散

    药方名称二冬散处方天冬、麦冬(各去心)、玄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为丸。功能主治口舌生疳,久患不愈。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二冬丸”。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郁李核丸

    药方名称郁李核丸处方郁李核仁22克松萝22克海藻22克 桂心大黄各45克葶苈37.5克黄连15克通草7.5克石韦7.5克(去毛)制法上药九味,捣合下筛,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

  • 榴灰散

    药方名称榴灰散处方石榴1个。制法烧灰存性,为末。功能主治血泄窍滑,鼻衄或下血。用法用量衄者,吹鼻;下血者,内服。摘录《医级》卷八

  • 理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理阴煎药方名称理阴煎别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处方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 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 或加肉桂3~6克功能主治益肾健

  • 枯痔宽肠方

    药方名称枯痔宽肠方处方大黄(湿纸煨)1两,枳壳(去瓤,炒)1两,当归(酒洗)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宽大肠,使大便软滑,不与痔相碍。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30丸,好酒或白汤吞下

  • 烂眼煎

    药方名称烂眼煎处方胆矾1钱,防风1钱,独活1钱,僵蚕1钱,桑皮1钱。制法上药用水1碗,放锅内,用纸盖好,蒸1炷香久,取出露1宿。功能主治赤红烂眼。用法用量洗之。摘录《仙拈集》卷二

  • 柏皮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集验方》:柏皮汤药方名称柏皮汤别名黄连阿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阿胶汤(《洁古家珍》)。处方黄柏6克黄连12克栀子仁9克(擘)阿胶3克(炙)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下

  • 加味七神丸

    药方名称加味七神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吴茱萸(去梗,汤泡7次)1两,广木香各1两,补骨脂(盐酒炒)2两,白术(陈土炒)4两,茯苓(蒸)2两,车前子(去壳,蒸)2两。制法大枣煎汤迭为丸。功能主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