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败毒汤

败毒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败毒汤

药方名称败毒汤

处方紫草半两,板蓝根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斑疮,毒气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8分,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临证医案医方》:败毒汤

药方名称败毒汤

处方金银花30g,连翘30g,蒲公英30g,板蓝根30g,犀牛角6-9g,丹皮9g,生地15g,赤芍9g,川黄连9g,菊花9g,甘草6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主局部化脓性感染有全身反应者。寒战,高烧,汗出,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用法用量若热毒入脑,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热解毒,醒脑开窍。

各家论述方中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兰根、川黄连菊花甘草解毒清热;犀牛角、丹皮、生地、赤芍解毒凉血。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喉痧症治概要》:败毒汤

药方名称败毒汤

处方荆芥穗1钱5分,薄荷叶1钱,连翘壳3钱,生蒲黄3钱,熟石膏4钱,炒牛蒡2钱,象贝母3钱,益母草3钱,生甘草6分,京赤芍3钱,炙僵蚕3钱,板蓝根1钱5分。

功能主治痧麻未曾透足,项颈结成痧毒,肿硬疼痛,身热无汗。

用法用量肺胃疫毒邪热移于大肠,大便泄泻,去牛蒡石膏,加葛根黄芩黄连;挟食滞,加楂曲之类。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麻症集成》卷三:败毒汤

药方名称败毒汤

处方荆芥、生地、川连、净花、连翘防风、枯芩、桔梗甘草栀子、力子、川柏、元参、竹叶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主麻疹表里俱实。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外科全生集》卷四:败毒汤

药方名称败毒汤

处方花粉2钱,黄芩2钱,连翘2钱,赤芍2钱,银花2钱,归身2钱,生甘草节1钱。

功能主治痈初起红肿者。

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送下醒消丸。

注意疔毒忌用酒煎。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败毒汤

药方名称败毒汤

处方大黄(锉碎,麸炒)2两,甜消(别研)2两,甘草(炙,锉)2两,陈橘皮(去白,焙)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眼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入薄荷3叶,煎至4分,去滓,食后服。无薄荷,入乳香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猜你喜欢

  • 布海丸

    药方名称布海丸处方昆布1斤,海藻1斤(洗净,入罐炆成膏),枳实4两,陈皮2两,青皮1两,荜澄茄5分,青木香5钱。制法上为末,入前膏为丸。功能主治水肿,痰肿、气肿、鼓胀、喘咳,及症瘕瘿瘤。用法用量空心沸

  • 擦牙至宝散

    药方名称擦牙至宝散处方雄鼠骨1付(其鼠要8两以上者,越大越好,用草纸包7层,再用稻草包紧,黄泥封固,用谷糠火煨熟去肉,拣出全骨,酥油炙黄,研为细末),北细辛1钱5分(洗净土,晒),破故纸5钱(青盐水炒

  • 竹叶泻经汤

    药方名称竹叶泻经汤处方柴胡栀子羌活升麻炙草各1.5克赤芍药 草决明茯苓车前子各1.2克黄芩1.8克黄连大黄各1.5克 青竹叶10片泽泻1.2克功能主治治漏睛。眼目隐涩,稍觉蚝躁,视物微昏,目痛,内眦开

  • 地骨皮粥

    药方名称地骨皮粥处方地骨皮30克 桑白皮15克麦冬15克 面粉100克制法先煎3味药,去渣,取汁,与面粉共煮为稀粥。功能主治清肺,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糖悄病)、多饮、身体消瘦。用法用量渴即食之,不

  • 含杏仁丸

    《圣惠》卷三十六:含杏仁丸药方名称含杏仁丸处方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研),腻粉1分,浮萍草末1分。制法上为细末,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取1丸,绵裹,含咽津。摘录《圣惠》卷三十

  • 丹栀龙胆逍遥汤

    《美容护肤中医八法》:丹栀龙胆逍遥汤药方名称丹栀龙胆逍遥汤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术9克,薄荷9克,丹皮9克,龙胆草6克,甘草6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疏肝扶脾,清热凉血。主肝脾不

  • 通淋方

    药方名称通淋方处方金银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鱼腥草15克,车前草30克,匾蓄10克,黄柏10克,小蓟12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湿热蕴结膀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利,日服2次。摘录《

  • 麦门冬煎

    药方名称麦门冬煎处方麦门冬(去心)人参黄耆各60克 白茯苓山茱萸山药桂心各45克 黑豆105克(煮,去皮,别研)制法上药研末,地黄自然汁500毫升,牛乳300毫升,熬为膏,丸如梧桐子。功能主治治消渴。

  • 登瀛散

    药方名称登瀛散处方土茯苓2斤,防风1两半,荆芥1两半,五加皮1两半,白鲜皮1两半,木瓜1两半,当归(酒洗)1两,川芎1两,白芍1两,牛膝1两,生地黄(酒洗)1两,白茯苓(去皮)1两,杜仲(炒)1两,白

  • 黄疸立效方

    药方名称黄疸立效方处方苍耳子3钱,薄荷3钱,木通3钱,绵茵陈3钱。功能主治黄疸。眼白黄,小便赤,身体软倦,取黄豆生嚼不恶心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仙拈集》卷一引作“祛黄汤”。小便赤如血者,加川连1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