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箭丸

赤箭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二两。天雄(去皮脐)、丹参川乌(去皮脐)、南星、独活防风(去芦)、五加皮、桂心、白花蛇肉、川芎、白附子牛膝(去苗)、仙灵脾、白僵蚕桑螵蛸槟榔细辛酸枣仁、干蝎、野狐肝蒺藜萆薢,各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牛黄(细研)半两。朱砂(细研.水飞)一两。麝香(细研)半两。龙脑(细研)一分。

炮制上并生用,捣罗为末,入别研药,和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所攻,肌肤虚弱,手足亸曳,筋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下。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毒滑鱼肉羊血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圣惠》卷七十四: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萆薢1两,防风3分(去芦头),芎?3分,麻黄1两(去根节),独活1两,当归3分(锉,微炒),薏苡仁3分,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五加皮3分,羚羊角屑1两,鼠粘子1两,秦艽3分(去苗),汉防己3分,柏子仁3分,酸枣仁3分(微炒),丹参3分,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细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手足不遂,筋脉缓急,言语謇涩,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十九: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半两,羌活半两(去芦头),细辛(去苗叶)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当归(锉,炒)半两,甘菊花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蔓荆实半两,白术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萆薢(锉)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山茱萸半两,羚羊角(镑)半两,芎?半两,***(镑)半两,五加皮(锉)半两,五味子半两,阿胶(炙令燥)半两,人参半两,枫香脂(研)半两,天南星(炮)半两,白附子(炮)半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牛黄(研)1钱。

制法上23味为极细末,与研者5味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感外邪,皮肤(疒帬)痹,项强背痛,四肢缓弱,冒昧昏塞,心胸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圣惠》卷八十三: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半两,牛黄半两(细研),麝香半分(细研),白僵蚕半两(微炒),白附子半两(炮裂),羌活半两,桂心半两,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半身不遂,肢节拘急,不能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荆芥薄荷汤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六十八: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桂心3分,防风3分(去芦头),巴豆3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天南星3分(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干姜1分(炮裂,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干蝎半两(生用)。

制法上为末,用酽醋3升,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金疮中风痉,口噤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热葱酒送下,不拘时候。服后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济总录》卷八: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独活(去芦头)1两,麻黄(去节)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芎?3分,干蝎半两(去土,炒),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肢体(疒帬)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薄荷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2两,防风1两,当归2两,川芎1两,阿胶2两(粳米炒),熟地4两,防己1两,米仁4两(炒),丹参2两,秦艽1两半。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孕妇顽痹,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黑豆淋酒送下。

各家论述妊娠血亏风中,营气不能统运于肌肤,故顽痹不仁,不知痛痒焉。赤箭祛风解毒,防风燥湿疏风,当归养血以荣筋脉,川芎活血以行血气,阿胶补阴益血,丹参祛宿生新,熟地补营阴以滋血,米仁渗湿热以舒筋脉,防己泻血分湿热,秦艽活营血祛风。炼蜜丸之以润其燥,豆淋酒下以荣其肤,使营血内充,则风毒外解,而经气清和,营血灌注,何有顽痹不仁之患,胎孕无不日长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四: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5两,赤柽5两,茵芋5两,地骨皮5两,乌蛇5两,白杨皮1两(去皱皮)。上药锉细。以水5升于釜内煮至1升,滤去滓,澄清,再煎成膏。防风5两(去芦头),天麻5两,青蒿(末)5两。

制法上为末,以煎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二十二: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3分,雄雀粪半两,天南星3分(炮裂),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干蝎3分(微炒),腻粉半分,四香2钱(细研),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急风。涎在胸膈,闷乱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温生姜酒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二: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2两,天雄1两(去皮脐),丹参1两,川乌头1两(去皮肤),天南星1两,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五加皮1两,桂心1两,白花蛇肉1两,芎?1两,白附子1两,牛膝1两(去苗),仙灵脾1两,白僵蚕1两,桑螵蛸1两,槟榔1两,细辛1两,酸枣仁1两,干蝎1两,野狐肝1两,蒺藜1两,萆薢1两(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牛黄半两(细研),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麝香半两(细研),龙脑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并生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邪所攻,肌肤虚弱,手足(孛单)曳,筋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滑、鱼肉、羊血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半,山茱萸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甘菊花1两半,沙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苁蓉(去皱皮,酒浸,切,焙)1两半,白芍药1两半,熟干地黄(焙)1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半,***仁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恍惚烦闷,饮食减少,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惠》卷二十三: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1两,茯神1两,五加皮1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黄),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1两半(去苗),桂心1两,独活1两,蛇床子1两,菟丝子3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酸枣仁1两(微炒),山茱萸1两,巴戟1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仙灵脾1两,萆薢1两(锉),石斛2两(去根),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久虚,外中风毒,半身不遂,肢节挛急,腰间疼痛,渐觉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二十三: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2两,赤茯苓半两,芎?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白附子半两(炮裂),桂心半两,羚羊角屑3分,白术3分,羌活半两,汉防己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当归半两,五加皮半两,牛膝半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石斛半两(去根节),麻黄半两(去根节),海桐皮1两半,木香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腲退风。脏腑虚弱,风湿所攻,致腰脚缓弱,肌肉虚满,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三: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半两,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屑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白花蛇半两(酥拌,微炒),独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芎?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川升麻半两,白术半两,白僵蚕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细辛半两,酸枣仁半两(微炒),萆薢半两,牛黄1分(研),朱砂1分(研),麝香1分(研),龙脑1分(研)。

制法上为末。研入生姜牛黄等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中风,攻手足缓弱无力,口眼?斜,精神不定,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湿面、猪肉羊血、毒鱼。

摘录《圣惠》卷三

《圣惠》卷六十九:赤箭丸

药方名称赤箭丸

处方赤箭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干蝎半两(微炒),白僵蚕半两(微炒),芎?半两,腻粉1钱,没药半两,地龙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疰,疼痛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猜你喜欢

  • 六攻散

    药方名称六攻散处方人参6钱,白术6钱,茯苓6钱,甘草6钱,陈皮6钱,炙草6钱,木香6钱,砂仁3分。功能主治饮食少。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保胎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保胎丸药方名称保胎丸处方当归5两,生白芍5两,川贝5两,枳壳(麸炒)4两,白术(麸炒)4两,生地4两,川芎4两,荆芥穗3两,生黄耆3两,甘草3两,艾炭2两5钱,砂仁2

  • 快气饼子

    药方名称快气饼子处方莱菔子(炒)2两,紫苏子1两,橘红1两,白豆蔻1两,白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姜汁为饼子。功能主治气郁不快,食下则胸膈噎塞疼痛。用法用量时时噙嚼之。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 藿香正气口服液

    药方名称藿香正气口服液处方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精液体

  • 昆布散

    《顾氏医经读本》卷六:昆布散药方名称昆布散处方昆布香附夏枯草川贝 元参牡蛎半夏白芥子 忍冬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马刀。虚痰入络,项侧胀硬,形如长蛤,其核坚硬者。用法用量每服6~9克,用温开

  • 独活续命汤

    药方名称独活续命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芩1两,芍药1两,芎?1两,甘草(锉,炙)1两,防己半两,杏仁(去皮,炒黄,细切)1两,桂1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

  • 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处方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当归3.5克知母2.5克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甘草2克(炙)

  • 萆麻汤

    药方名称萆麻汤处方扁柏叶、槐叶、青蒿叶、柳叶、萆麻叶、桃叶、金银花、艾叶各等分。功能主治阴(匿虫)。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 滴耳油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滴耳油药方名称滴耳油处方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滓,得油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耳疳。耳内闷肿出脓。用法用量兑冰片0.6克。每用少许,滴于耳内。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全

  • 真珠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药方名称真珠散处方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牙硝(枯研),各等分。炮制上捣为末拌匀。功能主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