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鸡膍胵丸

鸡膍胵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60克(微炙)黄耆60克(锉)龙骨30克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土瓜根15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便数而多。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粥饮送下30丸。

备注本方原名"鸡膍胵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一六改。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普济方》卷三二一: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10具(微炙),桑螵蛸半两(微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菝(艹吉瓜)1两(锉),当归1两(炙微赤,锉),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沉香1两,肉苁蓉2分(酒洗,去皱,微炙)。

制法上为细散,温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圣藏经验方》: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1两(烧灰,存性),益智子1两,石菖蒲1两,鸡肠1付(焙干)。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多及遗尿。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酒吞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圣藏经验方》

《圣惠》卷五十八: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2两(微炙),黄耆2两(锉),龙骨1两,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焙),土瓜根半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数而多。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鸡膍胵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 二陈加芎归汤

    药方名称二陈加芎归汤处方陈皮3克,白茯苓3克,当归身3克,川芎3克,枳实3克,童便炒香附3克,半夏2.4克,甘草1.5克,滑石0.6克。功能主治化痰利湿。主痰湿壅滞。用法用量水煎服,加生姜为引。摘录《

  • 茯苓川芎汤

    《准绳·类方》卷四:茯苓川芎汤药方名称茯苓川芎汤处方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防风1钱,苍术(米泔浸1宿,炒)1钱,麻黄1钱,芍药(煨)1钱,当归(酒洗)1钱,官桂5分,川芎1钱2分,甘草4分。功能主

  • 导水茯苓汤

    药方名称导水茯苓汤别名茯苓导水扬(《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处方泽泻赤茯苓白术麦门冬(去心)各90克紫苏木瓜槟榔各30克陈皮砂仁木香大腹皮各22.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主水肿。头

  • 良姜拈痛散

    《仁斋直指》卷六:良姜拈痛散药方名称良姜拈痛散处方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吴茱萸慢火炒,少顷,次入东畔当日壁土,须无雨处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色)制法上只用良姜为末。功能主治治脾疼。用法用量每

  • 解表升麻汤

    药方名称解表升麻汤处方升麻羌活苍术各3克防风2.4克柴胡甘草各2.1克当归藁本各1.5克橘皮0.9克制法上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化湿。治风湿在表,遍身壮热,骨节疼痛。用法用量用水300毫

  • 独乌膏

    药方名称独乌膏处方川乌1两(为末)。制法醋调如膏。功能主治风寒头痛,服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涂于脑顶角太阳、风府处。须臾痛止。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水火既济丹

    药方名称水火既济丹处方茯苓120克山药柏子仁(去油)各90克 归身(酒洗)生地(酒洗)五味龙眼肉(捣膏)枸杞(盐炒)秋石麦冬(去心)莲肉(去心)元参各60克丹参45克制法共为末,用芦根捣汁,打芡实粉糊

  •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处方胆草12克,焦栀9克,黄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车前子6克,泽泻9克,木通9克,双花15克,当归12克,甘草12克,赤芍12克,连翘9克。功能主治清肝胆湿热。主肝胆

  • 对星香散

    药方名称对星香散处方牛胆南星24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化痰利气。主中风体肥痰盛,口不渴者。用法用量每服10克,加生姜10片,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服。备注方中南星能祛风定惊,燥湿

  • 吴萸内消散

    药方名称吴萸内消散处方山萸 吴萸马蔺花 小茴香青皮木香山药肉桂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治足厥阴为寒邪所伤,阴茎萎缩者。用法用量冲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