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石膏汤

麻黄石膏汤

《治疹全书》:麻黄石膏汤

药方名称麻黄石膏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石膏(研)9钱,杏仁(去皮尖,研)4钱,前胡5钱,枳壳3钱,黄芩1两。

功能主治凡疹见标,腮红隐隐不起,旋出旋没,发热烦渴,喘急神昏,不省人事,谵语发狂,身干无汗,大便闭塞。

用法用量大人作2帖,中人作3帖,小人作4帖,水煎,温服。

狂躁便结,齿板唇焦舌黑,加大黄3钱。

摘录《治疹全书》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麻黄石膏汤

药方名称麻黄石膏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6两,石膏8两,甘草(炙)2两,白术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风水遍身肿,骨节疼痛,恶风脚弱,汗出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服讫复令汗出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猜你喜欢

  • 南极丸

    药方名称南极丸处方南星(汤泡透,切片,姜汁炒)半夏(制同上)软石膏香附(童便浸,炒)栀子(炒)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胃中痰火气郁所致之嗳气。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时用

  • 救命汤

    药方名称救命汤处方麻黄8两,甘草4两(炙),大枣30枚,夜干(如博子)2枚。功能主治上气,气逆满,喘息不通,呼吸欲死者。用法用量上以井花水1斗,煮麻黄再沸,纳余药,煮取4升,分4服。摘录《医心方》卷九

  • 白矾半夏散

    药方名称白矾半夏散处方白矾、半夏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蝎螫,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酽醋调贴之。摘录《三因》卷十

  • 扶老理中散

    药方名称扶老理中散别名理中汤处方人参5两,干姜6两,白术5两,麦门冬3两(去心),附子3两(炮),茯苓3两,甘草5两(炙)。制法上为散。临病煮取三合,白汤饮和方寸匕,一服不效又服。作丸长服亦得,炼蜜为

  • 臁疮拔毒方

    药方名称臁疮拔毒方处方沥青4两,矾红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臁疮;并治坐板流脓疮。用法用量香油调搽。须忍痛则疮内出其毒,可拔毒水尽,再用收口药。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 宫方感应丸

    药方名称宫方感应丸处方肉豆蔻1两,干姜(炮)1两,百草霜1两,南木香3钱,青木香3钱,荜澄茄半两,枳壳半两,三棱半两,丁香半两,姜黄(片子者)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半两,巴豆(去皮膜)50粒,杏仁(去

  • 茯苓佐经汤

    药方名称茯苓佐经汤处方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术1钱,苍术1钱,藿香5分,泽泻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朴5分,木瓜5分。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腰腿发热疼痛,头目昏眩,呕

  • 蒲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蒲黄散药方名称蒲黄散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

  • 感应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沦》卷十一:感应丸药方名称感应丸别名太乙神明再造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处方肉豆蔻川姜(炮)百草霜各60克木香45克荜澄茄京三棱(炮)各30克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

  • 硫附丸

    《医学入门》卷六:硫附丸药方名称硫附丸处方生附子尖2个,蝎梢7个,熟硫黄1钱。制法上为末,生姜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助胃回阳。主厥冷,兼治慢脾风,肢冷。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摘录《医学入门